MY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苏州

苏州

①隋开皇九年(589)改吴州置,治所在吴县(今江苏苏州市西南横山东)。以姑苏山得名。大业初复为吴州,寻又改为吴郡。唐武德四年(621)复为苏州,七年(624)徙治今苏州市。辖境相当今江苏吴县、常熟市以东,浙江桐乡、海盐东北和上海市大陆部分。开元二十一年(733)后,为江南东道治所。天宝元年(742)复为吴郡。乾元后仍为苏州。五代晋以后辖境缩小为上述江苏部分及上海市嘉定、宝山二区地。北宋政和三年(1113)升为平江府。

②辽兴宗以南苏地置,治所在来苏县(今辽宁大连市东北金州镇)。金皇统三年(1143)废。贞祐四年(1216)复置,后废。

③元末置,属建昌路。治所在今四川冕宁县北四十里苏州坝。一说即今冕宁县。明曹学佺《蜀中广记》卷34宁番卫:苏州“借苏示之义以名之”。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改为苏州卫。


(1)隋开皇九年(589年)改吴州置,治吴县(今江苏苏州市)。以姑苏山得名。大业初复为吴州,后改吴郡。唐武德四年(621年)又改苏州。辖境相当今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以东,浙江省桐乡市、海盐县以东北及上海市大陆部分。五代晋后缩小为上述江苏省部分及上海市嘉定、宝山二区。北宋政和三年(1113年)改为平江府。唐为江南东道治所。(2)辽兴宗时置,治来苏县(今辽宁大连市金州区)。辖境约当今辽宁省大连市旅顺口区、金州区及附近区域。金皇统三年(1143年)废。(3)元于邛都地置,治今四川省冕宁县北。属建昌路。辖境相当今冕宁县泸沽镇以北一带。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属建昌府,二十一年兼置苏州卫,二十五年州废,二十六年改苏州卫为宁番卫。


猜你喜欢

  • 喀喇河

    ①在今哈萨克斯坦东部萨瑟科尔湖西北,南流入萨瑟科尔湖。清徐松 《西域水道记》 卷5: 阿拉克图古勒淖尔 “西北源为喀喇河。河出塔尔巴哈台库图尔岭南,当爱唐苏河之东南,流百二十余里,左会扎哈苏台水,又西

  • 余行镇

    在今江苏邳州市北。《方舆纪要》卷22邳州:“余行镇在州(治今邳城镇)北七十里。《志》云,其地有余行省城。元末,沂州将王信所筑。”

  • 椹川镇

    在今广东遂溪县西南五十里湛川村。《方舆纪要》 卷104遂溪县: 椹川镇 “在县东 (西) 南。有巡司。《志》 云: 元至元二十一年置于椹川村。明洪武二十三年迁于旧县治”。即今湛江市西南湖光镇西旧县村。

  • 南恭州

    唐武德五年 (622) 置,治所在立山县(今广西蒙山县东南二十里蒙江南岸)。辖境相当今广西蒙山县地。贞观八年 (631) 改为蒙州。唐武德五年(622年)置,治立山县(今广西蒙山县东南蒙江南岸)。辖境

  • 斥章县

    西汉置,属广平国。治所在今河北曲周县东南。《汉书·地理志》 注引应劭曰:“其国斥卤,故曰斥章。”东汉属巨鹿郡。西晋称斥漳县。古县名。西汉置,治今河北省曲周县东南。因漳水流经县北,其地斥卤,故名。属广平

  • 赤冈镇

    一作赤江镇。北宋置,属丰城县。在今江西丰城市西赤岗。《清一统志·南昌府二》:赤冈市“在(丰城)县西十五里赤冈山下,即古赤冈镇也”。

  • 建子门

    即汉长安城北面中门厨城门。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北六村堡乡曹家堡西。王莽时改名建子门。

  • 阙门镇

    清置,属新安县。即今河南新安县西二十二里铁门镇。《清一统志·河南府二》: 阙门镇 “在新安县西三十里阙门山侧,一名铁门镇”。

  • 石南郡

    南朝陈置,属南定州。治所在石南县(今广西玉林市西北)。隋平陈后废。南朝陈置,治石南县(今广西兴业县石南镇)。辖境不详。隋开皇初废。

  • 房陵郡

    东汉末置,治所在房陵县 (今湖北房县)。三国魏改为新城郡。隋大业初改房州复置,治所在光迁县 (今房县)。辖境相当今湖北房县、保康、竹山、竹溪等县及神农架林区北部地。唐初改为迁州。天宝初复改房州为房陵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