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苍梧

苍梧

地区名。《史记·五帝本纪》:舜“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其地当在今湖南九嶷山以南广西贺江、桂江、郁江区域。


古地区名。《史记·五帝本纪》:舜“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其地约当今湖南省九嶷山以南至广西贺江、桂江、郁江区域。


猜你喜欢

  • 东瓯

    亦称瓯越,为越族的一支。《史记·东越列传》:“孝惠三年,举高帝时越功, 曰闽君摇功多,其民便附,乃立摇为东海王,都东瓯(今浙江温州市),世俗号为东瓯王。”后世遂以东瓯为温州或浙南地区的别称。(1)西汉

  • 十里关

    在今贵州黄平县东北。《清一统志·镇远府》:十里关“在黄平州东十里”。

  • 伍城县

    ①南朝宋改五城县置,属广汉郡。治所在今四川中江县东南二里。梁为伍城郡治。北周为玄武郡治。隋开皇三年(583)改为玄武县。②北齐改五城侨县置,为伍城郡治。治所在今河南卫辉市。隋开皇六年(586)改为汲县

  • 白都山

    在今江苏南京市西南七十里,西临大江。宋《景定建康志》卷17“白都山”条引《舆地志》云:“昔白仲都尝于此山学道, 白日升天,因以为名。”《三国志·吴书·诸葛恪传》:诸葛恪诛后,子竦载其母而走,孙峻遣“刘

  • 永静军

    北宋景德元年(1004)改定远军置,治所在东光县(今河北东光县)。金改为景州。北宋景德元年(1004年)改定远军置,治东光县(今属河北)。属河北东路。辖境相当今山东省德州市及河北省东光、吴桥、阜城等县

  • 川北道

    清代四川五分巡道之一。治所在保宁府(今四川阆中市)。辖保宁、顺庆、潼川三府,相当今四川安岳、潼南、岳池、邻水以北,涪江中游、嘉陵江中上游地区。(1)清代四川省五分巡道之一。雍正八年(1730年)置,驻

  • 马车渎

    在今山东广饶县东北五十里高家港。《汉书·地理志》齐郡巨定县:“马车渎水首受巨定,东北至琅槐入海。”《水经·淄水注》:巨淀“北为马车渎,北合淄水,又北时渑之水注之”。《方舆纪要》卷35谓马车渎亦谓之马常

  • 密神山

    在今山东蓬莱市南十里。元于钦 《齐乘》 卷1 “九目山” 条有 “密神” 山。《方舆纪要》卷36蓬莱县: 密神山,“贵溪出其东麓,一名密水山”。

  • 济木萨

    即今新疆吉木萨尔县。清属阜康县。乾隆四十一年 (1776) 设济木萨县丞。光绪二十年(1894) 改名孚远城,二十八年置孚远县。1953年改为济木萨尔县。

  • 阳渠

    又名千金渠。原围绕汉魏洛阳城(今河南洛阳市东北白马寺东)四周。传说周公所凿。东汉初王梁、张纯相继自今洛阳市西筑堰穿渠引谷水东流,经汉魏洛阳故城,至今偃师市东南入雒水,以通漕运。《水经·谷水注》:“《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