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峒墟
即今广东廉江市东南良峒镇。清光绪《高州府志》卷10石城县:良峒墟在“县东南五十里”。
即今广东廉江市东南良峒镇。清光绪《高州府志》卷10石城县:良峒墟在“县东南五十里”。
在今福建南安市东丰州镇旭日村九日山上。自晋以来,历代均有石刻。现存有摩崖石刻七十五方,分布于东西两台,有反映海外交通的祈风石刻十三方,记载从北宋崇宁三年(1104)至南宋咸淳二年(1266)泉州郡守偕
在今河北满城县南五十里。《清一统志·保定府二》:方顺桥“隋开皇间建。长十五丈。石室雕栏,坚致雄伟”。集镇名。在河北省满城县城南部。方顺桥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 1400。村以桥名。产小麦、玉米、棉花。有
古名独孤水。即今四川威远县之新场河、威远河。《方舆纪要》 卷72威远县: 献宝溪在 “县西北七十里。《志》 云: 溪源一出仁寿县界罗泉山下;一出两母山,合流而东南,入富顺县,注于金川”。《清一统志·嘉
北宋置,属融州。在今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西北。《寰宇记》卷166融州:沛溪场在“西北一百八十里。本融水县沛溪洞,以其偏远,输赋甚艰,故置场以便于民”。
亦作佐法儿。在今阿拉伯半岛东南岸阿曼的佐法儿一带。《明史· 外国传七》: “祖法儿,自古里西北放舟,顺风十昼夜可至。永乐十九年遣使偕阿丹、剌撒诸国入贡,命郑和赍玺书赐物报之。”
在今江西高安县南。《寰宇记》 卷106筠州高安县: 荷山 “在城南二十五里。其前为琴岭”。《新定九域志》 卷6筠州: 荷山,“ 《豫章记》 云: 中多红莲”。《舆地纪胜》 卷27瑞州: 荷山,“ 《豫
即斡儿寒河。今蒙古国鄂尔浑河。《元史·土土哈传》: 至元十四年 (1277),讨脱脱木叛乱,“追脱脱木等至秃兀剌河,三宿而后返。寻复败之于斡欢河”。
即今河南潢川县东伞陂镇。清光绪《光州志》卷1《市集》:“州东二十里有伞陂寺集。”
在今广东东莞市西南。《方舆纪要》卷101广州府东莞县:三门海在“县西南六十里海中,有三洲,潮自东南来,至此分为三道,既而复合,因曰三门。《旧志》,县境海道之备,有南头、屯门、鸡栖、佛堂门、十字门、冷水
即呼奴山。在今北京市顺义县东北二十五里。《水经·沽水注》: “沽水西南流经狐奴山西,又南经狐奴县故城西。渔阳太守张堪于县开稻田,教民种植,百姓得以殷富。” 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