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胆泉

胆泉

一名铜泉。在今江西德兴市。有二,一在市东十五里,一在市东三十里。《元史·顺帝纪》: 至正十二年 (1352),“中书省臣言: ‘张理献言,饶州德兴三处,胆水浸铁,可以成铜,宜即其地各立铜冶场,直隶宝泉提举司,宜以张理就为铜冶场官。’ 从之”。后因张理试之,其言不验,于是复废。《方舆纪要》 卷85饶州府德兴县: 铜山 “山麓有胆泉,亦曰铜泉。土人汲以浸铁,数日辄类朽木,刮取其屑,锻炼成铜”。


猜你喜欢

  • 亚父山

    在今安徽巢湖市东十里。《隋书·地理志》:庐江郡襄安县有亚父山。《寰宇记》卷126巢县:“亚父山在县东十里。汉居巢人范增,楚王立为亚父,死于山傍,故曰亚父山。”

  • 东关驿

    ①明置,属宁远卫。即今辽宁兴城市西南六十里东关站。《明史·地理志》 宁远卫:“西有小沙河中右千户所,辖东关驿至曹庄驿。”清改东光站。②即今浙江上虞县西东关镇。旧名东城驿,明改东关驿。1912年改东关镇

  • 武口寨

    北宋大中祥符三年 (1010) 置,属慈利县。即今湖南张家界市西南二十六里大溶溪镇。明洪武三十一年 (1398) 改置大庸所。

  • 徐家

    即今黑龙江呼兰县南徐家村。呼海铁路经此。

  • 黄竹岭镇

    在今安徽休宁县西七十里江潭乡。明置巡司于此。《清一统志 ·徽州府二》: 汰夏巡司 “在休宁县东南三十里屯溪。明初置黄竹巡司于县西南百余里之黄竹岭,嘉靖四十四年移驻县东南五十余里白际岭之汰夏,后又移驻屯

  • 南梁

    战国韩邑。在今河南汝州市西南。《战国策·齐策一》: “南梁之难,韩氏请救于齐。” 即此。古邑名。战国韩邑。在今河南省汝州市西。《战国策·齐策一》:“南梁之难,韩氏请救于齐。”即此。

  • 城门岭

    在今浙江台州市 (椒江区) 椒江南岸。《方舆纪要》 卷92临海县: 城门岭 “当 (海门) 卫城北,亦峙椒江南岸,稍东北即前千户所城也,由此达仙居、走温州,为所境之险”。

  • 永平路

    元大德四年(1300)改平滦路置,属中书省。治所在卢龙县(今河北卢龙县)。辖境相当今河北省长城以南的陡河以东地。明洪武初改为平滦府。元大德四年(1300年)改平滦路置,治卢龙县(今属河北)。辖境相当今

  • 九箕山

    在今山西洪洞县东。《方舆纪要》卷41洪洞县:九箕山“县东十五里。厥状类箕,南向有九。一名土山”。

  • 井研盐井

    亦作研井盐井。在今四川井研县南。《元和志》卷33井研县:井研盐井“在县南七里。镇及县皆取名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