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相县
北周保定元年 (561) 置,为洮州洮阳郡治。治所在今甘肃卓尼县西洮河南岸 (一说即今甘肃临潭县)。唐贞观四年 (631) 移治故洪和城 (今甘肃临潭县东新城),寻废。
古县名。北周保定元年(561年)置,治今甘肃省临潭县,属洮州。唐贞观四年(630年)移治洪和城(今甘肃临潭县东新城),为洮州治。后废。
北周保定元年 (561) 置,为洮州洮阳郡治。治所在今甘肃卓尼县西洮河南岸 (一说即今甘肃临潭县)。唐贞观四年 (631) 移治故洪和城 (今甘肃临潭县东新城),寻废。
古县名。北周保定元年(561年)置,治今甘肃省临潭县,属洮州。唐贞观四年(630年)移治洪和城(今甘肃临潭县东新城),为洮州治。后废。
在今湖北黄州市内西北隅。北宋王禹偁(字士元)《黄冈竹楼记》:“子城西北隅,雉堞圮毁,蓁莽荒秽。因作小楼二间,与月波楼通。远吞山光,平挹江濑,幽阒辽敻不可具状。”南宋陆游《入蜀记》:“楼下稍东,即赤壁矶
在今江苏句容县东北。宋《景定建康志》卷17:仑山“在句容县东北五十里。周回一十五里。高一十七丈。东连驹骊山, 四十二福地也。唐肃宗时,谒者伍达灵在此山得道,丹成之后记于石壁,在绝顶尚存,仿佛可辨。山下
即今广东饶平县西北三饶镇。《明史·地理志》饶平县:“成化十二年十月以海阳县三饶地置,治下饶。”
即今江西上犹县西北营前镇。清时有县丞驻此。(1)在福建省长乐市西部、闽江下游南岸。面积35平方千米。人口3.6万。镇人民政府驻营前,人口1.2万。原名瀛洲,传明戚继光于此扎营抗倭,故名。1958年设营
①南宋置羁縻州,属黔州。治所在今贵州三都水族自治县西南。元改为合江州长官司。②元至元二十八年(1291)改合江县置,属重庆路。治所在今四川合江县西北大桥乡西。寻改为合江县。南宋置,治今贵州省三都水族自
元置,在今福建明溪县。明于此置归化县。
又名癿当城。在今青海循化撒拉族自治县东北。北宋崇宁三年(1104)改为来宾城。又作癿当城。在今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东北。北宋崇宁三年(1104年)改为来宾城。
①在今湖南浏阳市西三里。《方舆纪要》卷80浏阳县:龙津水“源出道吾山,经县西门外入浏水”。②在今广东海丰县东。《方舆纪要》卷103海丰县:龙津水在“县东七里。源出银瓶山,南流至小金笼山下,与赤岸、大小
一作赭城。在今安徽合肥市西北。《资治通鉴》: 唐光启二年 (886),寿州刺史张翱遣其将魏虔将万人寇庐州,庐州刺史杨行愍遣其将田頵、李神福、张训拒之。败虔于褚城”。即“赭城”。
西汉置,属西河郡。治所在今内蒙古杭锦旗东南胜利乡古城梁村。东汉改为大城县。古县名。西汉置,治今内蒙古自治区杭锦旗东南古城梁。属朔方郡。东汉改大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