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羌水

羌水

①又名强川。即发源于今甘肃岷县东南之岷江。因在羌族地区而得名。屈曲东南至今舟曲县东与古桓水(今白龙江)合, 又东南至今四川广元市西南注入西汉水(今嘉陵江)。故今白龙江、白水江与岷江合流的一段,古时皆有羌水之名。《汉书·地理志》羌道县(在今甘肃舟曲县西北):“羌水出塞外,南至阴平(在今文县西)入白水。”《水经·漾水注》:“白水又与羌水合, 自下羌水又得其通称。”

②即今青海湟源县南之药水河。《水经·河水注》:湟水“东入经戎峡口,右合羌水。水出西南山下,径护羌城东”。


古水名。又称强川。即发源于今甘肃省岷县东南的岷江。以流经羌族地区得名。屈曲东南流至今舟曲县东与古桓水(今白龙江)合,又东南至文县东与古白水(今白水江)合,又东南至今四川省广元市西南注古西汉水(今嘉陵江)。故今白龙江、白水江与岷江合流的一段,古时皆有羌水之名。参见“白龙江(1)”、“白水江”。


猜你喜欢

  • 兴安陵

    在今江苏丹阳市东北二十四里。为南齐明帝陵。《元和志》卷25润州丹阳县:“明帝鸾兴安陵,在县口东北二十四里。”

  • 邓县

    ①秦置,治所在今湖北襄阳县西北邓城。汉为南阳郡都尉治。西晋属义阳郡。南朝宋属京兆郡。南齐为京兆郡治。北周废。②1913年改邓州置,属河南汝阳道。治所即今河南邓州市。1927年直属河南省。1988年改为

  • 彰观山

    在今湖南澧县东十五里。《方舆纪要》 卷77澧州: 关山 “相连为彰观山,道书谓之四十四福地”。

  • 背石山

    亦名夹道双山或双山。在今广西柳州市北。唐柳宗元 《柳州山水近治可游者记》: “北有双山,夹道崭然,曰背石山。有支川东流入于浔水。”

  • 仙洞村

    在今广东新会市南。《明史·地理志》 新会县:“南有沙村巡检司,本治大神冈,后迁仙洞村,又迁长沙村,后复故治。”

  • 兰麻镇

    一作蛮镇。在今广西永福县西南四十里。明置巡司于此。

  • 水车塘

    亦作水车隘。即今广东梅县西南水车镇。《方舆纪要》卷103程乡县“太平镇”条内:“西南四十里有水车隘, 山荒涧多。”清置水车墟汛。

  • 别十八里

    即别失八里。在今新疆吉木萨尔县北破城子。《元史·世祖纪》:至元二十三年(1286),“遣侍卫新附兵千人屯田别十八里,置元帅府即其地总之”。即此。

  • 慈涧水

    一作少水。即今河南新安县东三十里磁河。《水经·谷水注》: “谷水又东,少水注之……世谓之慈涧也。”

  • 宁远砦

    ①北宋咸平六年(1003)置,属府州。在今陕西府谷县西南。②北宋天禧二年(1018)置,属秦州。即今甘肃武山县治。熙宁五年(1072)改属通远军。崇宁三年(1104)升为县。金仍废为砦,元至元中复置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