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罗江县

罗江县

唐天宝元年 (742) 改万安县置,属巴西郡。治所即今四川德阳市东北五十里罗江镇。明曹学佺《蜀中广记》 卷51: 罗江县 “左水自安县来,右水自绵州来,合于县之东北,蹙成罗纹”,故名。乾元初属绵州。清顺治十六年 (1659) 废入德阳县,雍正五年 (1727) 复置。乾隆三十五年(1770) 又废,移绵州来治。嘉庆六年 (1801) 复置,仍属绵州。民国初属四川西川道,1928年直属四川省。1959年撤销,并入德阳、安县、绵阳三县。


在四川省中部偏北。属德阳市。面积478.8平方千米,人口24万。辖10镇、5乡。县人民政府驻罗江镇。东汉时涪县地。东晋始建万安县,南朝梁更名潺亭县。西魏仍复名万安县,于县置万安郡。隋开皇初废郡,属金山郡。唐属绵州。天宝元年(742年)改为罗江县。清顺治十六年(1659年)并入德阳县。雍正五年(1727年)复设罗江县。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省入绵州,并移州治于此。嘉庆六年(1801年)绵州仍还旧治,复置罗江县。1913年属川西道,1914年属西川道,1928年直属四川省。1950年属川西行署区绵阳专区,1952年属四川省绵阳专区。1959年并入德阳县,1996年由德阳市中区析出设罗江县,属德阳市。境内为丘陵低山,雨量充沛,属都江堰自流灌溉区,地下水丰富。凯江流经。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农产稻、小麦、油菜籽、花生、水果、生猪、家禽、淡水鱼等。特产天府花生、罗江豆鸡、罗江冻兔。工业有建材、食品加工、化工、轻纺、树脂、玻璃纤维、纺织器材、钢板弹簧、工具等。宝成铁路经此。川陕公路、成绵高速公路纵贯南北,罗桂公路交会于此。古迹有庞统祠墓。


猜你喜欢

  • 仙踪山

    一名金庭山。在今安徽含山县西北。《舆地纪胜》卷48和州:仙宗山“近尉子桥,见《系年录》”。《方舆纪要》卷29含山县:仙踪山“在县北五十里仙踪镇,即黄山也,与合肥巢县接界”。

  • 奇峰关

    在今湖北鹤峰县西南四十一里。清设把总驻守。

  • 泞泉

    在今江西宜春市北。《明一统志》 卷57袁州府: 泞泉 “在府城北三十里。溉田万余亩”。

  • 玄武门

    ①唐长安宫城北面的中门,也是太极宫(即隋大兴宫)北面的正门。建于隋初。故址在今陕西西安市旧城北。唐武德末李世民于此发动“玄武门之变”。②唐长安大明宫北面的正门。在今陕西西安市城北。贞观八年(634)建

  • 兴国州

    明洪武九年(1376)改兴国府置,属武昌府。治所即今湖北阳新县。辖境约当今湖北黄石、大冶、通山、阳新等市县地。1912年改为兴国县。明洪武九年(1376年)改兴国府置,治今湖北省阳新县。属武昌府。辖境

  • 崇贤墟

    即今江西兴国县北五十里崇贤乡。明嘉靖《赣州府志》 卷5: 兴国县有崇贤市。清同治 《江西全省舆图》 卷9: 兴国县北有崇贤墟。

  • 陆房

    在今山东肥城市西南东陆房。1939年5月10日,八路军第一一五师师部与津浦支队和地方党政机关共约三千余人被日伪军包围在陆房地区,连续打退敌人的多次进攻。11日夜被围部队分路实施突围。于次日拂晓,顺利突

  • 一作袲。春秋宋地。在今安徽濉溪县西南。一说在今安徽宿州市西。《春秋》: 桓公十五年 (前697) 十一月,“公会宋公、卫侯、陈侯于袲伐郑”。《公羊传》 作 “侈”。古邑名。一作袲。春秋宋地。在今安徽省

  • 陵罗县

    唐武德五年 (622) 置,属罗州。治所在今广东化州市北一百二十里。《方舆纪要》 卷104化州: 陵罗废县,“宋白曰: 县在陵、罗二水间,因名”。贞观九年 (635) 属辩州,北宋开宝五年 (972)

  • 夏家店

    在今内蒙古赤峰市东北。1960年在此发现典型的中国北方青铜器时代早期文化夏家店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