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罗汉院遗址

罗汉院遗址

在今江苏苏州市凤凰街定慧寺巷。始建于唐咸通二年 (861)。初名般若院,五代吴越时改称罗汉院。北宋太平兴国七年 (982) 增建砖塔一对,东曰舍利塔,西曰功德舍利塔,高约33米,七级八面,仿木构楼阁式。俗称双塔寺。清咸丰十年(1860) 寺毁于战火,仅余双塔和正殿故基。正殿遗址在双塔北,尚存石柱、石础、石罗汉残像、碑刻等数十件遗物。其中北宋石柱、石础最为珍贵。1982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猜你喜欢

  • 啮 (齧) 桑亭

    在今江苏沛县西南。 《方舆纪要》卷29徐州沛县: 啮桑亭,“徐广曰: 梁与彭城间有啮桑 (见《史记·魏世家》 集解),谓此也”。

  • 高田谷

    在今甘肃陇西县东。《资治通鉴》: 南朝宋元嘉七年 (430),“秦王慕末为河西所逼,遣其臣王恺、乌讷阗请迎于魏,魏人许以平凉、安定封之。暮末乃焚城邑,毁宝器,帅户万五千,东如上邽。至高田谷,给事黄门侍

  • 密云 (雲) 山

    在今河北丰宁满族自治县境。《晋书·石季龙传》: 东晋咸康四年 (338),季龙将伐辽西鲜卑段辽,“辽惧,弃令支,奔于密云山”。即此。北魏置密云县,以此山名。

  • 大万山长官司

    明洪武五年(1372)改大万山苏葛办等处长官司置,属思南宣慰司。治所即今贵州万山特区。明曹学佺《名胜志》:“大万山在治南三里,司以此名。”永乐十二年(1414)改属铜仁府。清废。明洪武五年(1372年

  • 平泉井

    在今四川简阳市西。《舆地纪胜》卷145简州:平泉井“在平泉县。市民日汲于此者五百家,不随所汲多寡为之增损,县因得名”。

  • 唐盂

    即盂。春秋宋邑。在今河南睢县西北。《左传》: 哀公二十六年 (前469),“六子在唐盂,将盟之”。即“盂(3)”。

  • 封平县

    东晋末置,属新会郡。治所在今广东新会市西南。隋大业初废。唐武德四年 (621) 复置,属冈州。贞观十三年 (639) 废。古县名。晋末置,治今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西南。属新宁郡。南朝宋改属新会郡。隋大业

  • 蓬池

    在今河南尉氏县东北。《寰宇记》 卷1开封府尉氏县: “蓬池,在县北五里。按 《述征记》 曰:‘大梁西南九十里尉氏有蓬池。’ 阮籍有诗云,‘徘徊蓬池上,回首望大梁’。即此是也。”

  • 西防县

    西汉置,属山阳郡。治所在今山东单县东北。东汉省。古县名。西汉置,治今山东省成武县东北。属山阳郡。东汉废。

  • 净烟堡

    清改静远堡置,属承德县。即今辽宁沈阳市西北静安堡。《清一统志 · 奉天府二》 “东州堡” 条下: “净烟堡即明之静远堡,在县西六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