缚吒城
亦作缚喝城、缚喝罗城、缚渴罗城、缚底野城。即今阿富汗北境马扎里沙里夫西巴尔赫。唐置大夏州于此。《新唐书·地理志》: “大夏州,以缚叱城置。” 叱为吒之讹。
又作缚喝城、缚喝罗城、缚渴罗城、缚底野城。即今阿富汗北境马扎里沙里夫西巴尔赫。唐于此置大夏州都督府。
亦作缚喝城、缚喝罗城、缚渴罗城、缚底野城。即今阿富汗北境马扎里沙里夫西巴尔赫。唐置大夏州于此。《新唐书·地理志》: “大夏州,以缚叱城置。” 叱为吒之讹。
又作缚喝城、缚喝罗城、缚渴罗城、缚底野城。即今阿富汗北境马扎里沙里夫西巴尔赫。唐于此置大夏州都督府。
在今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西南融江中。《明史·李锡传》: 万历元年 (1573),镇压怀远县瑶民起义,“锡自统水师,次罗江,独当其冲。时贼屯板江大洲,累石树栅,潜以舟来袭”。即此。
即今广西合浦县东北四十五里南康镇。清同治 《广东图说》 卷61合浦县: “珠场司巡检一员驻南康墟。”
在今四川乐山市东南四十里五通桥。以四望溪(今茫溪河)注入岷江之口为名。明置巡司于此。
①五代周显德中置,故址在今河南开封市旧城南门外。北宋诸帝常幸此。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6:“收灯毕。都人争先出城探春。州南则玉津园外。”《宋史·太祖纪》:建隆元年(960)四月,“幸玉津园”。即此
①又名飞龙山。在今河北元氏县西北。《寰宇记》 卷61镇州获鹿县: “飞龙山在县西南四十五里,一名封龙山。” 《清一统志·正定府一》: 封龙山,“ 《旧志》: 山势如伏龙欲飞状,峰峦泉石,回环错列,称为
南宋绍兴九年 (1139) 升茶陵县置,属荆湖南路。治所即今湖南茶陵县。元初废军为县。南宋绍兴九年(1139年)升衡州茶陵县(今属湖南)为军,以知县兼军使,属衡州。辖境相当今湖南省茶陵县、炎陵县地。元
①东汉建安初分侯官县置,为会稽郡南部都尉治。治所在今福建建瓯市南,松溪南岸。《寰宇记》 卷101建州建安县: “以年号为名。” 三国吴为建安郡治。南朝宋元嘉元年 (424) 移治松溪北岸黄华山西 (即
在今江苏南京市东南。《三国志·吴书·三嗣主传》:宝鼎元年(266),永安山贼施但等聚众数千人,劫皓庶弟永安侯谦出乌程,“至建业众万余人。丁固、诸葛靓逆之于牛屯,大战,但等败走。获谦,谦自杀”。《资治通
在今江苏扬州市西北十里西湖乡。庙祀北齐扬州人茅智胜等五人, 隋炀帝到江都,加封司徒,因名五显司徒庙,简称司徒庙。镇以庙名。
一名走马寨。在今山东即墨市东北。《方舆纪要》卷36即墨县:走马岭寨“在县东北九十里”。《清一统志·莱州府二》:走马寨“旧有城,今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