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绛州

绛州

北周武成二年 (560) 改东雍州置,治所在龙头城 (今山西闻喜县东北二十八里),武帝移治柏壁城 (今新绛县西南二十里柏壁村),建德六年(577) 又移治玉壁城 (今稷山县西南十二里汾河南岸)。辖境相当今山西河津、稷山、新绛、曲沃、绛县、翼城等县地。隋大业三年 (607) 改为绛郡。唐武德元年 (618) 改置绛州总管府,三年 (620) 复置绛州,治所在正平县 (今山西新绛县)。金兴定二年(1218) 升晋安府,元复改绛州,清雍正初升为直隶州。1912年改为新绛县。


北周武成二年(560年)改东雍州置,治龙头城(今山西闻喜县东北)。后徙治柏壁城(今山西新绛县西南),建德六年(577年)又徙治玉壁城(今山西稷山县西南)。隋开皇三年(583年)徙治临汾县(后改为正平县,即今新绛县)。大业三年(607年)改为绛郡。唐武德元年(618年)复为绛州。天宝元年(742年)改为绛郡,乾元元年(758年)又改为绛州。属辽东道。辖境相当今山西省曲沃、稷山、绛县、新绛、翼城、万荣、河津、襄汾、夏县、垣曲、闻喜等县市地。其后辖境屡有变迁。金兴定二年(1218年)升为晋安府。元复为绛州。属晋宁路。明初省正平县入州。属平阳府。清雍正二年(1724年)升为直隶州。1912年废州,改本州为新绛县。


猜你喜欢

  • 大钱河口

    在今浙江湖州市东北二十二里大钱村。旧为太湖要口。《方舆纪要》卷91乌程县“后潘村”条:大钱河口巡司“在县东北十五里。亦元时旧址。洪武十四年复置,并设河泊所于此。今所废而司仍旧”。

  • 龙安站

    明于黄龙府故地置,在今吉林农安县。明《辽东志》卷9:开原北陆路有“龙安站”。后废。

  • 长水塘

    在今浙江嘉兴市南。《方舆纪要》卷91嘉兴府:长水塘在“府南六里。长五十余里。县旧名长水以此”。水源自海宁硖石诸山,东北流入嘉兴,至城南汇为鸳鸯湖。

  • 上清县

    元至元十六年(1279)以南安县改置,属南安路。治所即今江西上犹县。十七年(1280)改为上犹县。

  • 武关县

    西魏置,为武关郡治。治所在今河南西峡县东南。隋开皇初废。古县名。西魏改东恒农郡置,治今河南省内乡县西。为武关郡治。隋初废入菊潭县。

  • 汴洛铁路

    从今河南开封市至洛阳。全长约184公里。因开封古称汴京,故名汴洛。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动工修建,宣统元年(1909)建成。后为陇海铁路的一段。

  • 龙泉江

    又名遂江。在今江西遂川县东南。《清一统志·吉安府一》:遂江“在龙泉县东南。亦曰龙泉江。其上流为左、右二溪,合流绕城东下,会洁溪、雩溪诸水,又东北入万安县界。凡历八十四滩,至县西注于赣江”。

  • 光州

    ①北魏皇兴四年(470)分青州置,治所在掖县(今山东莱州市)。《元和志》卷11莱州:“取界内光水为名。”辖境相当今山东胶莱河以东地。隋开皇五年(585)改为莱州。②南朝梁置,治所在光城县(今河南光山县

  • 鄂渚

    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城区西长江中。《楚辞·九章·涉江》: “乘鄂渚而返顾。” 汉刘向 《说苑》: “昔鄂君乘青翰之舟,下鄂渚,浮洞庭。” 《舆地纪胜》 卷66鄂州: 鄂渚 “在江夏县西黄鹤矶上三百步……

  • 南平江

    在今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南。《明史·地理志》 恭城县: “南有南平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