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红旗街

红旗街

指今吉林珲春市。清吴桭臣《宁古塔纪略》:“宁古塔西南地名红旗街,与高丽接壤,颇近海。今亦设官府。此处出海参为第一等。”


猜你喜欢

  • 富林县

    唐武德四年 (621) 分铜陵县置,属勤州。治所在今广东云浮市西南富林镇。次年属春州。后废。开元十八年 (730) 复置,为勤州治,天宝初为云浮郡治,乾元初复为勤州治。后州治移至铜陵县,富林县属勤州。

  • 蒙山水

    即今山东蒙阴县东南蒙河。《水经·沂水注》: 蒙山水 “出蒙山之阴,东流径阳都县南,东注沂水”。《清一统志·沂州府一》: “ 《旧志》: 在县东南桃墟社,俗名桃墟河,亦名桃曲河。”

  • 兴乐县

    ①西晋太康元年(280)改白马县置,属汶山郡。治所在今四川松潘县西北。南朝宋废。②南朝宋武帝置,为宋熙郡治。治所在今四川旺苍县西南嘉川镇。西魏恭帝元年(554)改为嘉川县。③南朝宋元嘉十二年(435)

  • 汀流河镇

    即淀流河集。今河北乐亭县西北二十五里汀流河镇。在河北省乐亭县西北部。面积38平方千米。人口2.9万。镇人民政府驻高采庄,人口460。1953年设汀流河镇,1958年改公社,1972年迁驻高采庄,197

  • 伞子山

    ①亦作伞山。在今四川遂宁县东北。《方舆胜览》卷63遂宁府:伞子山“在小溪县白水镇。唐大历间,有禅师跨一白驴抵此山结茅以居,环山之民,素以植蔗凝霜为业。和尚所骑白驴颇食民蔗,居民苦之,诣和尚请焉。和尚曰

  • 淮南路

    北宋初置,治所在楚州 (今江苏淮安市)。太平兴国元年 (976) 析为东西两路。至道三年(997) 复合为淮南路。治平中移治扬州 (今扬州市)。辖境南至长江,东至海,西至今湖北黄陂、河南光山等县,北逾

  • 黄泥洼堡

    明置,即今辽宁辽阳县西北黄泥洼镇。明 《辽东志》 卷3: 长安堡下有 “黄泥洼台大墩”。即此。

  • 罗山

    在今四川德阳市东北白马关乡东南。 《寰宇记》 卷83罗江县: 罗山 “在县西南十里。 故老相传云: 罗公远曾隐于此。山有洞,号真人宫”。清嘉庆 《罗江县志》 卷5: 罗璝山在 “县南十

  • 沙子关

    即今四川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东沙子乡。《方舆纪要》卷69丰都县:沙子关在“县南二百里。有巡司戍守。嘉靖二十七年,添土副巡司”。清裁巡司。

  • 宝井堡

    在今甘肃成县东南。《新唐书·地理志》成州: “宝应元年没吐蕃,贞元五年,于同谷之西境泥公山权置行州,咸通七年复置,徙治宝井堡。”在今甘肃省成县东南。唐长庆三年(823年)移成州治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