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唐贞观三年(629)置,属羁縻应州。治所在今贵州榕江县西北平江乡附近。后废。②唐贞观四年(630)置,属羁縻琰州。治所在今贵州平坝县南。旋废。古县名。(1)唐贞观四年(630年)置,治今贵州省平坝县
在今吉林桦甸市东八里辉发河南。清光绪《吉林通志》卷24:苏密城“(吉林)城西南三百余里。周六里,东西二门。内有子城,周四里。址尚存。近城十余里间,四面皆有小古城”。据传此古城址,为渤海中京显德府治;实
一名三垂山。在今山西潞城县西二十里。《资治通鉴》:五代梁开平二年(908),“晋王伏兵三垂冈下,诘旦大雾,进兵直抵夹寨”。即此。即“三垂山”。
一名岳庙镇。即今河南新密市东南十五里岳村镇。清嘉庆 《密县志》 卷6 《市集》: 有 “岳村集”。
一名生铁塚、铁塚集。即今河南鹿邑县西南生铁塚乡。清光绪 《鹿邑县志》 卷3 《市集》: “普提集,去城二十五里,即生铁塚。”
①又名九龙山。在今陕西洛南县东南三十里。《清一统志·商州》 引《雒南县志》:“当故县之西,故名。”②《尚书·尧典》:“分命和仲,宅西,曰昧谷。”郑玄注:“西者, 陇西之西,今人谓之兑山。”《方舆胜览》
辽太祖时改怀戎县置,为可汗州治。治所在今河北怀来县(沙城)东南旧怀来城(已没入官厅水库)。金明昌六年(1195)改名妫川县,属德兴府。元复名怀来县,属龙庆州。明洪武三年(1370)废。清康熙三十二年(
又名迁龙寨。即今广西邕宁县西南苏圩镇。明、清设迁隆寨巡司于此。
在今福建南安县北三十二里杨梅山东南麓。宋建。有山门、大雄宝殿等。有洗心泉、缓步径、芭蕉阪、山月楼四景和晴窗晓日、花坞晚霁、薜萝凝烟、北牖凉风、苔阶浥露、山楼夜月、石窦鸣泉、空庭蕉雨八趣。民国间福建省佛
①东晋太元中置,治所在洛谷城(今甘肃西和县西南洛峪乡)。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改置镇,后复为郡。曾为梁州,益州、南秦州、成州治。隋开皇初废。②北魏置,属东益州。治所在今陕西略阳县西北。西魏改为仇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