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塾镇
在今安徽泗县东南。《宋史·韩世忠传》:南宋建炎四年(1130),“挞辣屯泗州,兀术屯竹塾镇”。即此。
古镇名。在今江苏省盱眙县东南。南宋绍兴四年(1134年),金兵南侵,兀朮屯竹塾镇,为韩世忠所扼,即此。
在今安徽泗县东南。《宋史·韩世忠传》:南宋建炎四年(1130),“挞辣屯泗州,兀术屯竹塾镇”。即此。
古镇名。在今江苏省盱眙县东南。南宋绍兴四年(1134年),金兵南侵,兀朮屯竹塾镇,为韩世忠所扼,即此。
灵江上游之名。在今浙江仙居县南。《元和志》卷26台州乐安县:乐安溪“源在县西冯溪山,流经县南,又东入临海县界”。合灵江。灵江上源。在浙江省仙居县境内。源出括苍山北,自西向东流贯仙居县。南北岸有曹溪、六
即今河北魏县西南二十里院堡乡。同治《畿辅通志》 卷52大名县图: 西有院堡集。
西汉初元元年 (前48) 改桃县置,属信都国。治所在今河北冀州市西北。新莽废。汉高祖封刘襄置,治今河北省冀州市西北。属信都国。后国除为桃县。初元元年(前48年),元帝又封广川缪王子良为桃炀侯,重置桃侯
即今江西万安县东南武术乡。清置巡司于此。
即今台湾东北大海中之黄尾屿。明陈侃《使琉球录》 中 “过黄毛屿”,即此。
在今河南安阳市西北武官村,为殷墟组成部分。在其处发现商代后期大型奴隶主贵族墓葬。
古称湖汉水。又名会昌江、东江。即今江西赣江东源。在江西省东南部。上游绵水源出赣、闽边境武夷山脉木马山。西南流至会昌县折向西北流,经于都县西流至赣州市汇章水合称赣江。《寰宇记》卷108虔州雩都县:贡水“
在今甘肃渭源县西二十五里。《水经·渭水注》: “渭水出首阳县首阳山渭首亭南谷山,在鸟鼠山西北。” 《资治通鉴》: 唐大中二年 (848),吐蕃论恐热遣其将莽罗急藏将兵二万略地西鄙,尚婢婢遣其将拓跋怀光
即今山东高密市东北三十里河崖乡。民国《高密县志》 作河崖镇。在山东省高密市境东北部。面积112.6平方千米。人口4.4万。镇人民政府驻河崖,人口 9000。 明初贾氏立村,因处胶河故道北岸,故名。19
唐西域国名。在今伊拉克幼发拉底河口巴士拉。《新唐书·地理志》:广州东南海行,至提罗卢和国,“又西一日行,至乌剌国,乃大食国之弗利剌河,南入于海。小舟溯流,二日至末罗国,大食重镇也。又西北陆行千里,至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