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秦城

秦城

①在今天津市宝坻县南十里。《方舆纪要》卷11宝坻县: 秦城,“相传秦始皇并燕,筑城置戍。唐太宗征高丽,常驻跸焉”。乾隆 《宝坻县志》 卷14: 秦城,“金章宗所筑邑,建于金,因袭秦故迹而城焉”。

②即今山西太谷县西南咸阳。《资治通鉴》: 唐广明元年 (880),河东节度使康传圭 “遣前遮虏军使苏弘轸击沙陀于太谷,至秦城,遇沙陀,战不利而还”。

③即秦亭。春秋鲁秦邑。在今河南范县东南四十二里旧城。《魏书·地形志》 济州东平郡范县: “治秦城。” 即此。

④在今广西兴安县西南四十里溶江镇境内。《资治通鉴》: 唐光化三年 (900),马殷遣将秦彦晖、李琼等伐静江军节度使刘士政,“湖南军至全义,士政又遣指挥使王建武屯秦城”。胡注: “范成大《桂海虞衡志》 曰: 秦城在桂林城北八十里,相传以为始皇发戍五岭之地。城在湘水之南,融、漓二水之间,遗址尚存,石甃亦无恙。”


(1)古地名。(1)即今山西省太谷县西南咸阳。《资治通鉴》:唐广明元年(880年),河东节度使康传圭“遣前遮虏军使苏弘轸击沙陀于太谷,至秦城”,与战不利而返,即此。(2)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兴安县西南。唐光化三年(900年)马殷遣秦彦晖攻杀刘士政将王建武于此。(2)集镇名。在北京市昌平区东北部。属兴寿镇。人口 2420。 秦、汉于此筑土城,称芹城,辽曾改称秦城,金、元、明、清复称芹城,1912年后谐音改今名。产柿子、桃等果品。有白云石、水磨石、石粉、造纸、编织等厂。京通铁路和秦九、汤秦、怀昌等公路经此。古迹有汉代古城及龙泉寺遗址。其北有龙泉,“龙泉喷玉”旧为“燕京八景”之一。


猜你喜欢

  • 琳州

    唐置,为羁縻州,属黔州都督府。治所在多梅县 (今广西宜州市西北龙江北岸)。北宋废。唐羁縻州。天宝前置,治羁縻多梅县(今广西宜州市西北)。辖境约相当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宜州市西北部。属黔州都督府。北宋淳化元

  • 比渡坡

    在今贵州大方县东南。《方舆纪要》卷123附水西宣慰司:“比渡坡在大方东南。《志》云,渡六归河至比渡坡,趋以列箐,道险隘。”清爱必达《黔南识略》卷24大定府:比渡坡“在城东南五十五里,渡六归河而赴以列箐

  • 密云 (雲) 中卫

    明洪武四年 (1371) 置,治所在今北京市密云县城东。

  • 番纳牟山

    在今贵州盘县特区西北。《方舆纪要》卷121普安州: 番纳牟山在 “州治西北。州之镇山也。驿道经此,一名云南陂。陂陀相续,往来者行石齿中”。

  • 江南镇

    北宋置,属阳安县。在今四川简阳市东三十里江南乡。(1)在吉林省敦化市中部。面积312平方千米。人口2.3万。镇人民政府驻江东,人口 1730。因位河南而名。1956年设江东乡,1958年改公社,198

  • 松江中千户所

    明洪武二年 (1369) 置,属金山卫。治所即今上海市松江县。清康熙十七年 (1678)省。明洪武二年(1369年)置,治今上海市松江区。属金山卫。清废。

  • 浦溪山

    一名瑶冈岭。在今湖南资兴市东南。《寰宇通志》 卷60郴州: 浦溪山 “在兴宁县 (今兴宁镇)东南六十里。顶有天鹅池、龙须带、刘江仙祠”。《方舆纪要》 卷82: 浦溪山“高万丈,周二百里。顶有雁池,俗名

  • 夏屋

    战国燕地,后属魏。在今河北顺平县西北。《水经· 滱水注》 引 《竹书纪年》 曰: “魏殷臣、赵公孙裒伐燕,还,取夏屋,城曲逆”。即此。朱右曾 《汲冢纪年存真》 列于惠王二十年 (前350)。古邑名。战

  • 龙泉大窑窑址

    在今浙江龙泉市城南九十里硫华山下。为我国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北宋时渐著名,至南宋和元代, 已成为庞大的青瓷窑系。窑场广布于处州,以大窑瓷业最盛,所产青瓷质量最好,俗名“哥窑”、“弟窑”等。1962年在大

  • 新军屯

    即今河北丰润县西南新军屯镇。清同治《畿辅通志》 卷54丰润县图: 西南有新军屯镇。光绪《丰润县志》 卷1: 新军屯 “距城六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