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部
亦名阔部。在今四川宁南县。《元史·地理志》 阔州: “昔仲由蒙之裔孙名科居此,因以名为号,后讹为阔。” 元至元九年 (1272) 设千户,二十六年 (1289) 改为阔州。
大理置,治今四川省宁南县。元至元九年(1272年)改为千户,二十六年降为阔州。
亦名阔部。在今四川宁南县。《元史·地理志》 阔州: “昔仲由蒙之裔孙名科居此,因以名为号,后讹为阔。” 元至元九年 (1272) 设千户,二十六年 (1289) 改为阔州。
大理置,治今四川省宁南县。元至元九年(1272年)改为千户,二十六年降为阔州。
在今江苏扬州市东北。《舆地纪胜》 卷37扬州: 隋炀帝宫 “在江都县 (今扬州市) 北五里。今为上方禅智寺。罗隐诗云: “远木连天水接空,几年行乐旧隋宫。”在今江苏省扬州市北蜀冈。附近多唐墓。唐张祐《
又名浇水、饶乐水。即今内蒙古西拉木伦河。《资治通鉴》: 东晋隆安二年 (398),辽西王农言后燕慕容宝,“宜因成师袭库莫奚,取其牛马以充军资。……庚申,渡浇洛水”。胡三省注: “浇洛水,盖即饶乐水也。
在今浙江杭州市北。明崇祯四年 (1631)建桥。《清一统志· 杭州府二》: 拱宸桥 “在仁和县北新关外,西湖、苕溪诸水汇流于此”。为水陆冲要之地。1949年至 1953 年,杭县曾迁治于此。区片名。在
元置,属播州安抚司。治所在今贵州湄潭县东。明属播州宣慰司。万历二十九年 (1601)省入湄潭县。元置,治今贵州省湄潭县东。属播州宣慰司。辖境相当今贵州省湄潭县一带。明万历年间废。
在今内蒙古新巴尔虎左旗西北阿木古郎宝力格苏木。以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在此所建甘珠尔庙得名(庙因收藏经“甘珠尔”为名)。
东汉灵帝刘宏陵。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汉魏故城西北。《后汉书·灵帝纪》:中平六年(189)六月,“辛酉,葬孝灵皇帝于文陵”。同书《礼仪志》注引《帝王世纪》曰:“山方三百步,高十二丈。在雒阳(今洛阳市东北汉
在今广东紫金县东南。《方舆纪要》 卷103永安县: 琴江“在县东。有二源,皆出县东九十里之琴岭,分为南北,合而为神江 (琴江)。亦曰神冈水”。东北流为梅江。
秦置,属颍川郡。治所在今河南许昌市东三十六里古城。东汉建安元年(196),曹操迎献帝由洛阳徙都于此。三国魏黄初二年(221)改为许昌县。古县名。本春秋许国。秦置县,治今河南省许昌市东。属颍川郡。西汉不
又称西寺。在今北京市西城区护国寺街。始建于元至元朝,初名崇国寺。明宣德四年(1429)改名大隆善寺。成化八年(1472)改称大隆善护国寺。清康熙六十一年(1722)改名护国寺。
①在今江苏溧水县南。《方舆纪要》卷20江宁府溧水县:沙湖“在县南六十里。周五十余亩,为堰以资灌溉”。②在今江苏盱眙县北。《方舆纪要》卷21泗州:“沙湖在州北五里。当祖陵之东南。”③在今安徽庐江县东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