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余 (馀) 卫
明兀良哈三卫之一。洪武二十二年(1389) 置,属大宁都司。福余卫又称 “我着”,应即女直兀者部名,其地在元浦峪路、灰亦儿千户所境(今黑龙江齐齐哈尔市乌裕尔河和嫩江左右)。永乐间改属奴儿干都司。宣德、正统间南徙至辽东诸卫边墙外、辽河左右。嘉靖后期被察罕儿汗及南迁之哈剌哈部 (内喀尔喀)、尔嗔部 (嫩科尔沁) 役属,并渐被取而代之。16世纪中叶后为蒙古科尔沁部所并。
明兀良哈三卫之一。洪武二十二年(1389) 置,属大宁都司。福余卫又称 “我着”,应即女直兀者部名,其地在元浦峪路、灰亦儿千户所境(今黑龙江齐齐哈尔市乌裕尔河和嫩江左右)。永乐间改属奴儿干都司。宣德、正统间南徙至辽东诸卫边墙外、辽河左右。嘉靖后期被察罕儿汗及南迁之哈剌哈部 (内喀尔喀)、尔嗔部 (嫩科尔沁) 役属,并渐被取而代之。16世纪中叶后为蒙古科尔沁部所并。
唐置,治所在比景县(今越南义静省境)。贞观八年(634)改为景州。后废。
北宋置,属廓州。在今青海化隆回族自治县西黄河北岸。《宋史·地理志》 廓州:同波堡“东至廓州巡检界二十里,西至肤公城界一十五里,南至黄河不及里,北至肤公城一十五里”。后废。
又称西路中左翼右旗。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设,属蒙古扎萨克图汗部。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库苏古尔省新依德尔北。
又称榆关。隋开皇三年 (583) 置,在今内蒙古准格尔旗东北黄河西岸。隋末废。唐贞观十三年 (639) 复置,后又废。即“榆关(1)”。
即今云南富宁县治。清有广南府经历驻此。光绪二十八年 (1902) 富州还治于此。1913年后为富州县治。1937年后改为富宁县治。
秦置,属泗水郡。治所在今江苏宿迁市西南古城。西汉属临淮郡。《汉书·地理志》 注:“应劭曰,‘相水出沛国,故加下’。”东汉属下邳国。晋仍属临淮郡。南朝宋省。北魏复置,孝昌三年(527)为盱眙郡治。东魏武
在今广东斗门县西虎跳门水入海口,与对岸新会之厓门隔湾相望。形势险要。清光绪 《广东图说》 卷1香山县: “虎跳门,县治门户,上有炮台。”香山协设把总驻防于此。即今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南崖门海。清属香山协
即今西藏贡觉县西南哈加。清乾隆 《卫藏通志》 卷4 《程站》: 阿足 “五十里至歌二塘。经平川二十里,上山三十里,路最险要。至洛加宗,有塘铺”。“洛加”,藏语意为神主、天主。
在今山西夏县东南。《寰宇记》 卷6夏县:“皇川在县东南五十五里中条山内,耆旧相传夏后离宫避暑之所。”
①即今湖北公安县东南二十四里麻豪口镇。清光绪 《湖北全省分图》: 公安县 (治所在今县西南南平镇) 东北有 “麻濠口”。②一作麻河口。即今湖南省南县西南三十三里麻河口乡。洪宪元年 (1916) 《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