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山
①即今河北武安市西南磁山镇。邯涉铁路经此。
②在今山东兖州西三十里。《清一统志·兖州府一》: 嵫山 “元大德间碑云: 兖郡有山曰磁,郡在其左,故县名嵫阳。诸志称为磁阳山,非也”。
③在今山东烟台市西北与蓬莱县交界处。《清一统志·登州府》: 磁山,“ 《县志》: 山产磁石。三峰耸拔,东峰石壁如削,悬崖瀑布,下为石洞,深三丈许。下有三泉,旱涝不减不溢”。
在山东省兖州市西部颜店镇境内。属泰山山脉。分东西两峰,海拔75米。有五代摩崖石刻、宋真宗驻跸碑等。为游览胜地。
①即今河北武安市西南磁山镇。邯涉铁路经此。
②在今山东兖州西三十里。《清一统志·兖州府一》: 嵫山 “元大德间碑云: 兖郡有山曰磁,郡在其左,故县名嵫阳。诸志称为磁阳山,非也”。
③在今山东烟台市西北与蓬莱县交界处。《清一统志·登州府》: 磁山,“ 《县志》: 山产磁石。三峰耸拔,东峰石壁如削,悬崖瀑布,下为石洞,深三丈许。下有三泉,旱涝不减不溢”。
在山东省兖州市西部颜店镇境内。属泰山山脉。分东西两峰,海拔75米。有五代摩崖石刻、宋真宗驻跸碑等。为游览胜地。
五代杨吴金陵城西门之一。因地处内秦淮河的出城口,成为控制西水关的要隘,故名。明代改称三山门。即今江苏南京城水西门。区片名。在江苏省南京市区西部偏南,三山桥—银都商厦周围一带。水西门,五代杨吴时称龙光门
在今安徽枞阳县西北四十八里浮山东麓。方以智(1611—1671)字密之, 号曼公。桐城人。明崇祯十三年(1640)进士,授检讨。明亡,愤而出家,改名大智,字无可,号弘智。明末著名科学家、思想家。死于江
北周建德六年 (577) 改怀政郡置,属石州。治所在离石县 (今山西离石县)。辖境相当今山西离石、方山、中阳、柳林、临县等县地。隋开皇初废。大业三年 (607) 复置,唐武德元年 (618) 改石州。
北魏置,属东晋寿郡。治所在石亭戍(今四川广元市北嘉陵江岸)。《魏书·邢峦传》:正始二年(505),邢峦取汉中诸城戍,“萧衍平西将军李天赐、晋寿太守王景胤等拥众七千,屯据石亭。统军韩多宝等率众击之,破天
原名雍希叶布。后改称永夏。驻牧地在今青海称多县东北查曲流域。为玉树等二十五族之一。
唐南诏置,属永昌节度。治所在广荡城(今缅甸葡萄)。辖境约当今缅甸坎底坝子一带。南诏置。确址不详,一说今缅甸密支那以北,迈立开江以西,龙板城一带平原。《蛮书·山川江源》:“过金宝城以北大赕,周回百余里,
或作栾村。即今山东即墨市西蓝村镇。清道光 《增修胶志》 总图: 即墨县西有蓝村。
亦名平夷堡。明万历十四年(1586)置,属松潘卫。在今四川松潘县南一百三十六里。
又称东路中左前旗。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设,属蒙古车臣汗部。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东方省乔巴山西,克鲁伦河北。
西汉元封二年(前109)置,属益州郡。治所在今云南华宁县南境。王莽时改名有棳。三国蜀改西丰,西晋泰始五年(269)复为毋棳,属兴古郡。永嘉五年(311)属梁水郡。南朝梁末废。古县名。西汉置,治今云南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