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石桥

石桥

①一名沙河石桥。在今内蒙古巴林左旗西南。《新五代史·四夷附录·契丹》:“(兀欲)与其祖母述律(太祖皇后)相距于石桥。述律所将兵多亡归兀欲。兀欲乃幽述律于祖州。祖州,阿保机墓所也。”《方舆纪要》卷18大宁卫:石桥“在临潢南。宋胡峤《入边录》:‘石桥,沙河之桥也,南则姚家洲’”。

②在今安徽寿县西北。《晋书·桓石虔传》:“袁真以寿阳叛,石虔以宁远将军、南顿太守帅诸将攻之,克其南城。又击苻坚将王鉴于石桥,获马五百匹。”

③即今江西铜鼓县西石桥乡。清同治《江西全省舆图》卷1:义宁州西南铜鼓营西有石桥。

④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北。《资治通鉴》:唐乾元二年(759)九月,“时(史)思明游兵已至石桥”。胡注:“《水经注》: ‘谷水东径洛阳广莫门北,汉之谷门也,东径建春门石桥下,即上东门也。’此言汉、晋洛阳诸门,非隋、唐所徙洛城也。上东门之地,唐为镇。”

⑤一名河桥。在今四川剑阁县城北。《资治通鉴》:五代唐长兴元年(930),石敬塘攻剑州,“李肇、王晖陈于河桥”。注:“路振《九域志》:王师陷剑门,赵廷隐帅兵据石桥。”即此。

⑥又名西石桥。在今陕西华县西石桥河上。《晋书·姚泓传》:东晋义熙中刘裕伐秦,“泓自灞上还军,次于石桥以援之”。即此。


(1)古桥名。(1)在今安徽省寿县北肥河上。东晋太和六年(371年)桓温遣桓伊、桓石虔败前秦将王鉴、张蚝“于石桥”,即此。(2)又名西石桥。在今陕西省华县西石隄河上。《资治通鉴》:东晋义熙十三年(417年),刘裕北伐至潼关,王镇恶帅水军趋长安,“秦恢武将军姚难自香城引兵而西,镇恶追之。秦主泓自灞上引兵还屯石桥以为之援”,即此。(3)在今河南省洛阳市东北。《资治通鉴》:唐乾元二年(759年)史思明攻洛阳,“游兵已至石桥”,即此。(2)集镇名。(1)在吉林省扶余县西北部。石桥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840。清道光十一年(1831年)形成屯落。初名李豆腐坊。民国年间募捐修万善石桥,遂以桥名屯。产花生。扶弓公路经此。(2)在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东部。属姚桥镇。人口 1100。为原石桥镇人民政府驻地。因桥得名。产稻、小麦、油菜籽、生猪、蚕茧等。有农机、电子、制鞋、织毯、服装等厂。丁龟等公路经此。(3)在安徽省当涂县南部、青山南麓。石桥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 2010。原名涵子口,以有沟通上下南子圩的石涵得名,后改建石桥,即以桥名。产稻、小麦、棉花、油菜籽等。有榨油、面粉、巾被、农机等厂和采石场、鱼苗场、珍珠养殖场等。为大公圩农贸集市。城大、石兴公路经此。(4)在江西省铜鼓县城西部、石桥河南岸。属温泉镇。人口900。清康熙年间赖姓建村,以村有石桥而得名。产粮食、香菇、茶叶和鲜鱼,所产瓜果品质优良。有砖瓦、凉席、粮油加工、酿酒等厂。附近陈槽产优质条石。铜幽公路经此。


猜你喜欢

  • 永仁县

    1924年改苴却行政区置,属云南腾越道。治所在今四川攀枝花市南仁和街。取境内永定、仁和两大集镇首字命名。1929年直属云南省。1940年后迁治今云南永仁县治永定镇。在云南省北部、金沙江西岸。属楚雄彝族

  • 都赖水

    即今哈萨克斯坦南部之塔拉斯河。《汉书·陈汤传》: “郅支单于自以大国,威名尊重,又乘胜骄,不为康居王礼,怒杀康居王女及贵人、人民数百,或支解投都赖水中。”古水名。即今哈萨克斯坦境内塔拉斯河。西汉元帝建

  • 巴山

    ①又名临川山。即今江西崇仁县西南相山。为崇仁、乐安二县界山。《寰宇记》卷110抚州崇仁县:临川山“在县南六十一里。旧名巴山,天宝六年敕改为临川山”。《明一统志》卷54抚州府:巴山“有栾巴祠,故名。唐改

  • 威胜军

    ①唐天宝十三年 (754) 置,属廓州。驻地在宛肃城 (一作宛秀城,在今青海贵南县东北黄河南岸)。《新唐书·地理志》 廓州: “西八十里宛秀城有威胜军。” 乾元元年 (758) 陷于吐蕃,废。②唐方镇

  • 富家桥

    即今湖南永州市南二十五里富家桥镇。清《乾隆内府舆图》: 永州府零陵县南有富家桥。

  • 扶邪城

    在今云南禄丰县东北部。《清一统志·云南府》 引《罗次县志》:“南诏有扶邪都统。《实录》云,南诏于罗次州,置扶邪县。”

  • 豪界墟

    在今广西贺县东北开山乡。清光绪 《广西舆地全图》 贺县图: 东北有豪界墟。

  • 焉耆道

    1920年由阿克苏道的焉耆、轮台、尉犁、婼羌、且末和迪化道的鄯善、吐鲁番置,属新疆省。治焉耆县 (今新疆焉耆回族自治县)。辖境约当今新疆吐鲁番地区及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1928年废。1920年4月由阿

  • 都乡侯国

    西汉置,属常山郡。治所在今河北西部。《汉书·地理志》: 都乡侯国 “有铁官”。东汉属常山国。后废。

  • 长沙咀场

    清置,即今贵州赤水市东北长沙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