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石嘴镇

石嘴镇

北宋置,属五台县。即今山西五台县东北八十五里石嘴乡。


(1)在吉林省磐石市中部。面积258平方千米。人口3.2万。镇人民政府驻石嘴,人口 8450。以山形得名。1949年为东来区,1956年置石嘴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乡,1984年置镇。2001年安乐乡撤销并入。主产玉米等。有花炮、汽车配件、化肥等厂和采石场。磐官公路经此。(2)在广东省广宁县西南部。面积84平方千米。人口1.5万。镇人民政府驻石嘴圩,人口 1690。清乾隆十二年(1747年)在山嘴建总镇庙,形成庙会,并沿河盖起店铺,街道全用石头铺砌,故名。清代属广宁县膺洞铺,1911年属青田乡,1950年属县六区。1961年置石嘴公社,1983年改区,1986年建镇。地处绥江西南侧三宿山区。农产稻、木薯、蚕茧,林产杉、松。有造纸、服装、竹木加工、农机修造、砖瓦等厂。有公路接四连公路。(3)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桂平市东北部、浔江东南岸。面积133平方千米。人口4.7万。镇人民政府驻石嘴圩,人口 3500。明代建圩,曾名永安。因江边岩石伸向江心,方言称末端为“嘴”而得名。1950年为桂平县二区。1959年设石嘴公社,1962年改区,1969年复公社,1984年置镇。产稻、甘蔗、大豆、花生、黄麻、龙眼、荔枝、柑橙等。有皮鞋、塑料、装潢、被服、爆竹、砖瓦等厂。为农贸集市,大米、腐竹集散地。通浔江水运,公路通市区、平南。境内有北回归线标志。


猜你喜欢

  • 重锦镇

    北宋置,属奉国县。在今四川阆中市东北老观镇。《舆地纪胜》 卷185阆州: 奉国县 “熙宁八年徙治重锦镇”。

  • 爱新水

    金称按出虎水,清称阿勒楚喀河。即今黑龙江省松花江支流阿什河。《金史·地理志》: “国言金曰按出虎,以按出虎水源于此,故名金源。” 金朝以金为爱新,故有此称。

  • 昌平乡

    春秋鲁地。在今山东曲阜市东南五十里尼山之西。《史记·孔子世家》: “孔子生鲁昌平乡陬邑。” 《正义》 引 《括地志》: “昌平山在泗水县南六十里。孔子生昌平乡,盖乡取山为名。”古邑名。又名昌衍。春秋鲁

  • 高家堰

    或称高加堰。简称高堰。在今江苏淮阴市西南、洪泽湖东北。自武家墩南至棠梨树,接盱眙县界,长九十里。东汉陈登始建。明永乐初陈瑄重筑。万历六年 (1578) 潘季驯再筑。《方舆纪要》 卷22淮安府 “高家堰

  • 费儿忽站

    明置,在今吉林敦化市西南。明 《辽东志》 卷9: 开原东陆路有 “费儿忽” 站。

  • 黄冈墟

    在今广东四会市东南大沙镇黄岗圩。明洪武初于此置巡司,十七年 (1384) 移南津水口。

  • 改则

    即今西藏改则县。原为改则部落。1960年置改则县。

  • 尹夫人台

    即刘林台。在今甘肃武威市西北五里金羊乡宋家园村。东晋元熙二年(420)北凉灭西凉,西凉国主李歆的尹夫人被俘到北凉都城姑臧(今武威),囚禁于此,故名。

  • 廉州卫

    明洪武二十八年 (1395) 改廉州千户所置,属广东都司。治所在廉州府 (今广西合浦县)。清顺治十年 (1653) 废。

  • 高泉山

    在今陕西永寿县北。《元和志》 卷3永寿县: “高泉山,亦曰甘泉山。” 《寰宇记》 卷31永寿县: “莫谷水源出高泉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