盱眙山
在今江苏盱眙县东四十里。《寰宇记》 卷16盱眙县: 盱眙山“在县东四十里。按 《阮升之记》云: 其山形若马鞍,遂名为马鞍山。天宝中改为盱眙山,在楚州西南二百三十里”。
在今江苏盱眙县东四十里。《寰宇记》 卷16盱眙县: 盱眙山“在县东四十里。按 《阮升之记》云: 其山形若马鞍,遂名为马鞍山。天宝中改为盱眙山,在楚州西南二百三十里”。
即今四川之沱江。《舆地纪胜》 卷145简州“风俗形胜” 引朱辂 《江月楼记》 曰: “赤、雁二水交注城下。” 《方舆纪要》 卷67简州: 雁水 “在州城东,即雒水之别名也”。
隋开皇十八年(598)改定阳县置,为汾州治。治所即今山西吉县。大业初为文城郡治。唐武德元年(618)改为汾州,五年(622)为南汾州治。贞观八年(634)为慈州治。五代唐改为吉乡县。古县名。隋开皇十八
清置,属洮南府。在今内蒙古突泉县北。《清史稿·地理志》 洮南府: “西北: 乾安镇,西与右翼中旗毘连,亦系乌珠穆沁往来大道。有照磨,光绪三十三年置。”在吉林省乾安县中部。县人民政府驻地。面积51平方千
即今山东荣成市南五十二里斥山镇。因斥山为名。清康熙间曾为巡司驻地。
在今广西天峨县西北向阳镇。《清一统志·泗城府》:天峨甲“在凌云县境。山高林密,蛮僮错居。本朝乾隆四年设县丞驻此”。即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天峨县西北向阳。清乾隆四年(1739年)设凌云县丞驻此。
清雍正元年(1723)避世宗胤禛讳,改真定县置,为正定府治。治所即今河北正定县。民国初属直隶保定道,1928年直属河北省。在河北省西部偏南。属石家庄市。面积468平方千米。人口43.5万。辖4镇、5乡
即今浙江黄岩市东南六十里金清镇。清设金清汛。光绪 《黄岩县志》 卷7 “金清台” 后案语称: “金清港有炮台一,阮文达元抚浙时筑,今圮。”
元置,为水站。在今湖北秭归县旧秭归城(长江北岸)。明改为建平驿。元置,水站。在今湖北省秭归县东南。明改称驿。
①在今陕西咸阳市西南渭河北岸。《汉书·文帝纪》: 文帝后元六年 (前158),以 “河内守周亚夫为将军,次细柳”,以防匈奴。后置仓于此,亦名细柳仓。杜甫 《奉送郭中丞兼太仆卿充陇右节度使三十韵》: “
北宋置,为羁縻州。在今湖北宣恩县南。元改为忠建军民都元帅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