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皎乐墟

皎乐墟

即皈乐墟。在今广西百色市北永乐乡一带。清光绪 《广西舆地全图》 凌云县图: 南有皎乐墟汛,有把总驻防。


猜你喜欢

  • 韶关市

    1949年析曲江县城区置,属广东省。治所即今广东韶关市。在广东省北部、北江中下游,邻接湖南、江西两省。面积1.85万平方千米(市辖区346平方千米)。人口314.8万(市辖区53.4万),其中瑶族2.

  • 方孝孺墓

    在今江苏南京市城南雨花台东岗后山西北麓。方孝孺(1357一1402),字希直,又字希古,人称正学先生。浙江宁海人。宋濂弟子。明惠帝朱允炆即位,任侍讲学士。燕王(即成祖)兵入京师(今南京),令其起草登极

  • 白礁

    即今福建龙海市东北白礁。明属同安县,万历九年(1581)置白礁巡司于此。明末移至灌口(今厦门市西北灌口镇),废。

  • 洛通山

    又名章山、章洛山、九岭山、杨林山。在今四川什邡县西北六十里。《汉书·地理志》 雒县:“章山,雒水所出,南至新都谷入湔。” 东晋常璩 《华阳国志· 蜀志》: 秦蜀守李冰,“又导洛通山洛水,或出瀑口。经什

  • 大产

    在今广东大埔县东南。《明史·地理志》 大埔县:“南有大产巡检司。”

  • 大桥山

    在今广东广州市西北。《方舆纪要》卷101广州府南海县:大桥山“在番禺县西北十八里。形如象鼻,下临大涧”。

  • 石浔

    即今福建同安县东南石浔。明、清置巡司于此。在今福建省泉州市同安区东南。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移烈屿巡检司于此。属泉州府同安县。

  • 五涧

    在今甘肃武威市东。《十六国春秋辑补》卷91南凉录:秃发傉檀弘昌四年(405),秦姚兴以凉州授傉檀,“傉檀率步骑三万,次于五涧,遂入姑臧”。《水经注》卷40:清涧水“俗亦谓之五涧水也,出姑臧城东,西北流

  • 氶水

    一名承治水。即今山东枣庄市南峄城大沙河。《元和志》卷11承县:“县西北有承水。”源出山东枣庄市北车梢峪,曰沧浪渊。南流会许池水,东南流入运河。西汉置氶县以此。

  • 勃达岭

    即拔达岭。又名凌山。今新疆乌什县西北别迭里山。唐杜环 《经行记》: “从安西西北千余里有勃达岭,岭南是大唐北界,岭北是突骑施南界,西南至葱岭二千余里。其水,岭南流者尽过中国而归东海。” 岭北流者尽归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