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沙堡
①即今湖南常宁县东南白沙镇。《清一统志·衡州府二》:白沙堡“在常宁县东南七十里,接耒阳县及桂阳州界”。
②即今广东曲江县西南白沙镇。明洪武十六年(1383)置濛巡司于此。
③又名沙湾,即今广东番禺市西南沙湾镇。明洪武三年(1370)置沙湾巡司于此。
(1)即今广东省韶关市曲江区西南白沙。明洪武十六年(1383年)置濛巡检司于此。(2)即今湖南省常宁市东南白沙。清为通桂阳州重要边邑。
①即今湖南常宁县东南白沙镇。《清一统志·衡州府二》:白沙堡“在常宁县东南七十里,接耒阳县及桂阳州界”。
②即今广东曲江县西南白沙镇。明洪武十六年(1383)置濛巡司于此。
③又名沙湾,即今广东番禺市西南沙湾镇。明洪武三年(1370)置沙湾巡司于此。
(1)即今广东省韶关市曲江区西南白沙。明洪武十六年(1383年)置濛巡检司于此。(2)即今湖南省常宁市东南白沙。清为通桂阳州重要边邑。
《明史·云南土司一》:“顺宁附境有猛猛、猛撒、猛缅,所谓三猛也。猛猛最强,部落万人。时与二猛为难。”按猛猛在今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猛缅在今临沧县,而“猛撒微弱,后折入于耿马”,即今耿马傣族
即今辽宁北票市东北台吉营乡。产煤。民国《朝阳县志》卷4:台吉营子“在兴隆沟北十里,东南距三义栈二十里”。
一作孟津。又名富平津。在今河南孟县西南黄河上。《尚书· 禹贡》: 导河 “又东至于孟津”。《元和志》 卷5偃师县: “盟津,在县西北三十一里。”西周武王曾观兵于此。西晋杜预于此建河桥。即“孟津”。
①又名九宗山。在今湖北孝昌县东。《舆地纪胜》卷77引《宋永初山水记》云:“其山环阜叠嶂,林麓深杳,中有圆明寺,大谿横前,景物幽趣。盖不减长安之九嵕也。”②在今陕西礼泉县东北。《汉书·地理志》谷口县:“
即朱留店。今山东昌乐县东朱刘镇。
清置,属霞浦县。即今福建霞浦县东松山。
在今广西田东县东南。《明史·地理志》向武州: “南有枯榕江,下流入于右江。”
清康熙六年(1667)置,属云南省。雍正八年(1730)设文山为府治(即今云南文山县)。辖境约当今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大部及屏边苗族自治县、河口瑶族自治县地。1913年废。清康熙五年(1666年)以
即涞流河。今黑龙江省与吉林省交界之拉林河。《金史·太祖纪》:攻辽,“诸路兵皆会于来流水,得二千五百人”。又《乌春传》:“乌春举兵来战,道斜寸岭,涉活论、来流水。”皆此。
在今湖北广水市东北六十里高贵山峡谷中。《清一统志·德安府》 “大龟山”条引《舆地纪胜》:“上有灵济祠,堂前有圣水井,云有白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