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池县
①北魏置,属长城郡。治所在今甘肃平凉市西北。隋废。
②唐景龙三年(709)改兴宁县置,属盐州。治所在今内蒙古鄂托克前旗南白池村古城北大池附近。《元和志》卷4:白池县“以地近白池,因以为名”。天宝元年(742)属五原郡,乾元元年(758)复属盐州。西夏废。
古县名。唐景龙三年(709年)改兴宁县置,治今内蒙古自治区鄂托克前旗南大池古城。“取盐白池为称”(《太平寰宇记》)。属盐州。北宋废。
①北魏置,属长城郡。治所在今甘肃平凉市西北。隋废。
②唐景龙三年(709)改兴宁县置,属盐州。治所在今内蒙古鄂托克前旗南白池村古城北大池附近。《元和志》卷4:白池县“以地近白池,因以为名”。天宝元年(742)属五原郡,乾元元年(758)复属盐州。西夏废。
古县名。唐景龙三年(709年)改兴宁县置,治今内蒙古自治区鄂托克前旗南大池古城。“取盐白池为称”(《太平寰宇记》)。属盐州。北宋废。
①在今四川渠县南李渡乡。清同治《渠县志》卷4:李渡场在“县南隔江二十里,为大竹赴省大路”。②即今四川涪陵市西北三十里长江北岸李渡镇。镇以长江津渡为名。清同治《涪州志》卷2:李渡“相传李白曾过此,因名”
南朝宋元嘉二十五年(448)以豫部蛮民置,属弋阳郡。治所在今河南商城县东北。寻属边城郡。南齐属安丰郡。北魏仍属边城郡。北齐废。古县名。南朝宋元嘉二十五年(448年)置,治今河南省商城县东北。属弋阳郡,
在今云南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明正德《云南志》 卷11丽江府: “兰州,唐时地属南诏,为卢蛮所居,名罗眉川。”
在今云南晋宁县(昆阳镇)东北二十四里,晋城镇西天城门。《方舆纪要》卷114晋宁州:天女城“在州(今晋城镇)西。晋大安中,李毅为益州部南夷校尉。病卒,女秀明达,有父才,权领南中,城盖秀所筑,因名”。
明万历十四年 (1586) 于旧程番府治置,属贵阳府。治所即今贵州惠水县。1913年改为定番县。明万历十四年(1586年)置,治今贵州省惠水县。清咸丰十年(1860年),石达开率领太平军西征,入据定番
①北宋置,属涟水县。在今江苏涟水县北三十里金城庵。②即今广西河池市。明置巡司于此。(1)古镇名。(1)宋置,即今江苏省涟水县北金城庵。(2)即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东金城江镇。明置巡检司于此。(2)今
指今浙江临安县西、天目溪在于潜镇附近的一段。宋 《咸淳临安志》 卷36: “父老相传,大历中具视道者过此,适溪流泛溢,以净中浮渡,故曰浮溪。” 《方舆纪要》 卷90于潜县: 浮溪在 “县治 (今于潜镇
1945年初山东革命根据地由牟平、海阳、栖霞三县地析置,治桃村(今山东栖霞市东南桃村)。因位于牙山之南,故名。1950年1月撤销,并入海阳、栖东、乳山、牟平等县。旧县名。山东抗日根据地及解放区设。19
在今江西星子县西三十五里庐山康王谷中。陆游《入蜀记》卷4:谷帘水“甘腴清冷,具备众美……非惠山所及”。《明一统志》卷52南康府:谷帘泉“其水如帘,布岩而下者三十余派。唐陆羽《茶经》品其水为天下第一”。
在今安徽怀宁县东北三十六里。《方舆纪要》 卷26安庆府怀宁县: 峡石岭在 “府西四十里。高数里,有深林环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