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岩河
①在今陕西宁强县东北。《清史稿·地理志》 宁羌州:“玉带河出西南箭竹岭,径城北,受白岩水,为白岩河,亦北入沔。”
②即今宁夏泾源县南泾河南源白面河。《寰宇记》卷151渭州平凉县:“白岩河从华亭县来,经望家山峡口。过州西十里。”
①在今陕西宁强县东北。《清史稿·地理志》 宁羌州:“玉带河出西南箭竹岭,径城北,受白岩水,为白岩河,亦北入沔。”
②即今宁夏泾源县南泾河南源白面河。《寰宇记》卷151渭州平凉县:“白岩河从华亭县来,经望家山峡口。过州西十里。”
即今江苏高邮市。《舆地纪胜》 卷43高邮军: 秦邮,“ 《高邮志》 曰,一名秦邮”。
即今四川巴塘县。清于此置巴塘宣抚司。
明永乐五年(1407)属清化府。治所在古平县(今越南清化省东南部靖嘉县)。辖境相当今越南中部清化省南部地。宣德二年(1427)以后地入安南。
①在今河北赞皇县西南。《方舆纪要》卷14赞皇县:四望山“在县西北二十里,山高耸,登临可以望远,因名”。②在今江苏南京市西北旧定淮门外。《三国志·吴书·三嗣主传》:凤凰二年(273),杀司市中郎将陈声,
在今四川黔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东。《寰宇记》卷120黔江县:“唐武德元年再置,移就无慈城。”《清一统志·酉阳州》:石城废县,“《元统志》:县昔为蛮洞侵扰, 移治老鹰寨”。清光绪《黔江县志》卷1:故无慈城
即双流镇。今吉林洮南市。清光绪三十年(1904)置洮南府于此。1913年改为洮南县治。民国徐曦《东三省纪略》卷2:洮南县治“土名双流镇(原名沙碛茅土),当洮儿河南岸”。即此。
即今四川江安县南六十里底蓬镇。南宋李焘 《续资治通鉴长编》: 北宋元丰四年 (1081),韩存宝讨沪州蛮,转运副使董钺随军,十月戊辰 (十日)“次底蓬褒”。《永乐大典》 卷2317 《沪州志》 引南宋
即今上海市松江县东北二十里茜步泾。清光绪《江苏全省舆图》:华亭县东北有“千步泾”。
在今宁夏惠农县西。《方舆纪要》卷62平罗所: 黑山营在 “所北八十里,永乐元年建,与镇远关相应援”。
即今海南省万宁县东南大洲岛。清宣统《广东舆地全图》万州图:东南有“大洲,又名天河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