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家屯
在今河北景县北。《方舆纪要》卷13景州:白家屯:“(明)天启中,……牛朝利等退保白家屯,掘深壕,伐木为堑,固守以拒官军。”
在今河北省景县北。明天启中,义军首领丁志宏转战于阜城、武邑间,为明军所害。其部下牛朝利等退保白家屯,掘深壕伐木为堑,固守以抗明军。
在今河北景县北。《方舆纪要》卷13景州:白家屯:“(明)天启中,……牛朝利等退保白家屯,掘深壕,伐木为堑,固守以拒官军。”
在今河北省景县北。明天启中,义军首领丁志宏转战于阜城、武邑间,为明军所害。其部下牛朝利等退保白家屯,掘深壕伐木为堑,固守以抗明军。
1913年改海龙府置,属奉天省东边道。治所即今吉林海河口市东北海龙镇。1929年直属辽宁省。1945年属安东省。1954年属吉林省,1956年迁梅河口镇 (今梅河口市)。1985年改设梅河口市。旧县名
察合台汗国属地。在今阿富汗东北巴达克山一带。《元史·地理志·西北地附录》 有“巴达哈伤”。
即今湖北十堰市。清属郧县。《清一统志·郧阳府》:神定河“源出(郧)县南六十里十堰店”。1967年置十堰办事处, 1970年改设十堰市。
一名金刚台山。在今河南商城县东南。《清一统志·光州》:金刚台山“在商城县东南三十里。旧名石额山。高二十余里,延袤六十余里。双峰并峙,上有风洞、龙井。宋嘉熙元年,光州徙治金刚台山。元至元七年,都元帅伊素
在今广西凭祥市东北夏石镇境。《明一统志》卷85思明州:白乐山“在下石西州治北。峰峦耸秀,林木苍翠”。
宋废鲁阳五堰,改建为东、西两坝。故址在今江苏高淳县东坝镇。《清一统志·江宁府三》 “五堰”条引明韩邦宪《东坝考》:“太祖初都金陵,以苏浙粮道自东坝入,可避江险。洪武二十五年复浚胥溪河为运道,建石闸起闭
在今云南开远市南。《方舆纪要》卷115阿迷州:交岗“在州南。其地东西绵亘,与交趾分界。明朝天启二年,水西安邦彦作乱,沾益土酋亦应之,乌撒安効良复叛,引兵入沾益,抵交岗,犯安南长官司。竜古哨土官沙源击走
1930年置,属新疆阿克苏行政区。治所在阿瓦提庄(今新疆阿瓦提县)。后直属新疆省。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西部。属阿克苏地区。面积 13258 平方千米。人口21.2万。辖3镇、5乡。县人民政府驻阿瓦提镇
三国魏置,为广魏郡治。治所在今甘肃天水市东北,南临渭水。北魏省入陇城县。古县名。三国魏置,治今甘肃省清水县西南,属广魏郡。北魏时废。
北魏太和二十二年 (498) 改东徐州置,治所在团城 (今山东沂水县)。辖境相当今山东沂水、沂源、蒙阴、莒县、莒南、日照及江苏赣榆等县市地。北周改为莒州。北魏太和二十二年(498年)改东徐州置,治团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