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甲子门千户所

甲子门千户所

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置,属碣石卫。在今广东陆丰市东南甲子镇。清顺治七年(1650)并入海丰所,雍正十一年(1733)入陆丰县,有碣石左营游击驻防。


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置,治今广东省陆丰市东南甲子镇。清顺治十七年(1660年)废。


猜你喜欢

  • 龙井河

    在今贵州平塘县西南。《方舆纪要》卷121定番州:龙井河“在(克度里)寨南”。

  • 项关

    在今河南项城县西南南顿镇。《晋书·王弥传》: 刘聪遣王弥、刘曜等陷洛阳,弥与曜有隙,“遂引众东屯项关”。即此。在今河南省项城市南老城西北。《资治通鉴》:西晋永嘉五年(311年),汉刘聪遣王弥、刘曜等攻

  • 李准滩

    在南海中中国南沙群岛西部,位于广雅滩南12海里。南北长9.6公里,东西宽3.7公里。水深在10—37米之间,珊瑚滩底清晰可见。1935年公布名称为格棱泽滩。1947年改名李准滩,以纪念清末广东水师提督

  • 蒲犁谷

    汉西域蒲犁国都城。在今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城东北石头城遗址。《汉书·西域传》:蒲犁国 “王治蒲犁谷”。即此。

  • 曲尾山

    在今四川垫江县东南。《清一统志·忠州》:曲尾山“在垫江县东南六十里。冈陇延袤,如兽环尾”。

  • 郭村集

    即今河南商丘县西南郭村镇。明嘉靖 《归德州志》 卷1 《村镇》: “郭村集,州西南二十里。”清光绪 《商丘县志》 卷1 《市集》: “西南面有郭村集,离城三十里。”

  • 朗洞铺

    即今贵州榕江县北朗洞镇。清时有开泰县县丞驻此。民国改置县佐。“朗洞”系侗语音译,意为地势开阔平坦的地方。即今贵州省黎平县西北朗洞。清开泰县(今贵州黎平县)县丞驻此。

  • 郫县

    秦于周慎王五年 (前316) 灭蜀国后在郫邑置,属蜀郡。治所在今四川郫县北一里。东晋常璩《华阳国志·蜀志》: 周��王四年 (前311), 张仪张若建“郫城,周回七里,高六

  • 举岭

    在今江西上犹县西。《方舆纪要》 卷88南安府上犹县: 举岭在 “县西八十里。高拔与书山竞秀”。

  • 利港镇

    即利城镇。今江苏江阴市西五十里利港镇。明初置巡司于此。在江苏省江阴市西北部,北濒长江。面积60平方千米。人口5.6万。镇人民政府驻利港,人口 6500。利港(河)昔名渔浦,因渔得利改称利港。镇以河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