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梁郡
北齐置,治所在石梁城(今江苏六合县西)。南朝陈废。
北齐置,治瓦梁城(今江苏南京市六合区西)。南朝陈废。
北齐置,治所在石梁城(今江苏六合县西)。南朝陈废。
北齐置,治瓦梁城(今江苏南京市六合区西)。南朝陈废。
即今印度孟加拉邦之加尔各答。清谢清高 《海录》: “明牙剌…又三四日到古里葛达,英吉利官军镇明牙剌者治此,有小城,城内唯住官军,商民环处城外。”
一作胡梁渡。在今河南滑县东北古黄河畔。《资治通鉴》: 唐乾元二年 (759) 史思明分四路进兵汴州,“周挚自胡良济河”。又,五代晋天福二年(937) 六月,“杨光远奏引兵逾胡梁渡”。胡三省注:“在滑州
又作忽兰忽失温 (蒙古语,意为红山咀)。今蒙古国乌兰巴托东南,图拉河上游南的乌兰山口。《元史·明宗纪》: 明宗从和林东行,过土拉河,至忽剌火失温,复东行至克鲁伦河上游西的撒里怯儿。金幼孜 《后北征录》
①秦亡后,项羽三分秦故地关中,封秦降将章邯为雍王,领有今陕西中部咸阳以西和甘肃东部之地;司马欣为塞王,领有今陕西咸阳以东地区;董翳为翟王,领有今陕西北部地区。合称三秦。唐明皇《登蒲州逍遥楼》诗:“十征
又作博和里屯。明末清初索伦部屯寨,在今俄罗斯阿穆尔州结雅河支流托木河口北岸卡赞卡村一带。《清太宗实录》 卷51: 崇德五年 (1640) 三月,萨穆什喀等讨博穆博果尔乱,“博和里屯之额尔喷……,已归额
在今河南登封市城东嵩山黄盖峰下。秦时始建太室祠,西汉元封元年(前110)武帝游嵩山时加以扩建,北魏时改名中岳庙。庙址屡有变迁,唐中叶始定于今址。在河南省登封市嵩山黄盖峰下。嵩山原有太室祠,始建于秦。西
一名庸城山。在今湖北竹山县西五里。《隋书·地理志》 竹山县: “有悬鼓山。”
在今云南玉溪市北。明正统八年 (1443)置土巡检司于此。《清一统志·澂江府》: 铁炉关“在新兴州北四十九里。峻岭深谷,林木幽邃,号称险阻,岭为昆阳州境,岭下为新兴州地,立碑分界,明置土官巡司。本朝康
在今广西柳州市西。《明一统志》 卷83柳州府: 黄陂水 “在府城西三十里,流入柳江”。
明宣德初置,属马营堡。在今河北赤城县西北八十五里。《方舆纪要》卷18马营堡:君子堡“山坡漫衍,北距大边、镇远、镇门、盘道等口不过二十里,而得胜墩最为冲。又距二边西栅口不过五里,宽敞易于突犯,敌若从此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