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隋开皇初改齐通县置,属嘉州。治所即今四川眉山县。仁寿元年(601)改为通义县。②元至元十二年(1275)改路赕千户置,属南安州。治所在今云南禄丰县西六十六里广通镇。民国《广通县查报省志资料册》:“元
清顺治七年(1650)改左云川卫置,治所即今山西左云县。雍正三年(1725)改为左云县。清顺治七年(1650年)裁云川卫入大同左卫,改为左云卫,治今山西省左云县。雍正三年(1725年)改置左云县。
即今河北井陉县南十四里高家庄。《方舆纪要》 卷14获鹿县: 高公砦 “山溪阻隘,金末武仙据守于此,为蒙古将天津所陷”。即此。
在今河南商丘县南。《明一统志》 卷27归德府: 照碧堂 “在府旧南城上。宋建南都,作于城上,以临南湖,故名”。
西汉置,属豫章郡。治所在今江西九江县南三十六里荆林街。《方舆纪要》 卷85九江府德化县: 柴桑山 “汉以此名县”。三国吴属江夏郡。东晋为寻阳及江州治。隋开皇中废。古县名。西汉置,治今江西省九江市西南。
元置,为泸州所辖十站之一。在今四川泸县东南弥陀镇。《方舆纪要》 卷72泸州: 泸川水驿“在州治东。又东六十里有黄艤水驿”。
在今四川小金县东日隆乡东南。《清一统志 ·懋功屯务厅》: 松林口 “在懋功屯务厅东一百八十里。地接大邑坪,为美诺咽喉。现设塘汛”。清《金川纪略》: 乾隆间,“大小金川围攻沃日土司,时(马良柱) 以威茂
即今福建顺昌县北仁寿。民国时有县佐驻此。
明洪武元年 (1368) 改武冈路置,属湖广行省。治所在武冈县 (今湖南武冈市)。辖境相当今湖南武冈、新宁、绥宁、洞口等县及城步苗族自治县地。九年 (1376) 降为武冈州。明洪武元年(1368年)改
唐置,属新繁县。在今四川新都县西北新繁镇南。《方舆纪要》 卷67新繁县: 沱江驿 “以沱江为名”。《资治通鉴》: 唐咸通十一年 (870),将军宋威援成都,败南诏于新都,“进军沱江驿,距成都三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