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塘寺
又名长吉春科儿寺。在今四川理塘县北二里脱洛拉卡山南麓。始建于明万历间。为理塘最大的黄教寺院之一。第七世和第十一世达赖转世于此。后毁。近年重建。《清史稿· 四川土司传》: 光绪三十二年 (1906),赵尔丰率军攻理塘,“大小数十战,匪退喇嘛寺死守。尔丰围之数月,断其水道,(喇嘛)普中札娃自缢”。即此。
又名长吉春科儿寺。在今四川理塘县北二里脱洛拉卡山南麓。始建于明万历间。为理塘最大的黄教寺院之一。第七世和第十一世达赖转世于此。后毁。近年重建。《清史稿· 四川土司传》: 光绪三十二年 (1906),赵尔丰率军攻理塘,“大小数十战,匪退喇嘛寺死守。尔丰围之数月,断其水道,(喇嘛)普中札娃自缢”。即此。
北宋置,属安丘县。在今山东诸城市西北里文。近安丘市界。
①在今吉林和龙县西南。源出长白山之长山岭、长红岭东麓,东流,折东南流至崇善乡西注入图们江。亦称图们江北源,实为图们江正源。清张凤台《长白征存录》卷2:红旗河“河发源长白山东北之老岭下,流九十余里至三江
在今河南三门峡市东十余里黄河北岸的龙岩村附近,今已沦入水库中。《资治通鉴》: 唐开元二十二年 (734),转运使裴耀卿因三门峡险阻,常有覆舟之患,在 “三门东置集津仓,西置盐仓,凿漕渠十八里以避三门之
在今山西忻州市北四十里。《寰宇记》 卷42忻州引 《水经注》 云: “忻水东历程侯山北,山甚层锐,其下旧有采金处,俗谓之金山。” 《方舆纪要》卷40谓 “相传以程婴得名”。古山名。即今山西省忻州市西北
北魏太和元年 (477) 置,属高阳郡。治所在今河北保定市东北七里。《寰宇记》 卷681清苑县: “因县界清苑河为名。” 北齐废。隋开皇十八年(598) 复置,移治今保定市,属河间郡。唐属莫州。五代唐
即今湖南耒阳县东境猴息山。《水经·耒水注》: 耒阳 “县有溪水,东出侯计山,其水清沏,冬温夏冷,西流谓之肥川”。《方舆纪要》 卷80耒阳县: 侯计山在 “县东七十五里。相传诸葛武侯息此计兵。一名侯息山
即月狐山。在今云南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东北八里。《清一统志·曲靖府》:月狐山“一名凤梧山。明天启四年,安效良败于磨盘山,贼间道走寻甸,官兵追及,战于凤梧山下,贼从山顶分两路遁去”。
在今河南鲁山县西。《水经·滍水注》:“滍水之北有积石焉,世谓女灵山。其山平地介立,不连冈以成高,峻石狐峙,不托势以自远。四面壁绝,极能灵举,远望亭亭,状若单楹插霄矣。”
唐方镇名。又称灵盐、灵武、灵州。唐开元九年 (721) 置,为玄宗时边防十节度使之一。治所在灵州 (今宁夏吴忠市北)。《旧唐书· 地理志》: “朔方节度使,捍御北狄,统经略、丰安、定远、西受降城、东受
北宋元符三年(1100)以瓦吹砦置,属湟州。在今青海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南。《宋史·地理志》:宁洮砦“故瓦吹砦,元符二年收复,三年赐名。东至通湟砦四十五里,西至来宾城一十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