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塘宣抚司
亦作里塘。明置,后废。清雍正六年(1728) 复置,属雅州府。治所即今四川理塘县。乾隆 《西域同文志》 卷18: “里塘,西番语,里谓铜也。地为广甸,旧曾产铜,故名。” 光绪三十二年(1906) 改土归流,改为顺化县。三十四年 (1908)改为里化厅。
亦作里塘。明置,后废。清雍正六年(1728) 复置,属雅州府。治所即今四川理塘县。乾隆 《西域同文志》 卷18: “里塘,西番语,里谓铜也。地为广甸,旧曾产铜,故名。” 光绪三十二年(1906) 改土归流,改为顺化县。三十四年 (1908)改为里化厅。
北魏永安元年 (528) 置,属相州。治所在林虑县 (今河南林州市)。东魏天平元年 (534)属司州。辖境相当今河南林州、辉县二市及淇县地。北齐废。北周复置,属相州。隋开皇三年 (583)废。北魏永安
①又称西路左翼后旗。清顺治十二年(1655)设,属蒙古扎萨克图汗部。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巴彦洪古尔省巴彦察干。②又称东路左翼后旗。清康熙三十年(1691)设,属蒙古车臣汗部。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苏赫巴托省
在今云南师宗县北。《方舆纪要》 卷115师宗州: 锁北门山 “在州北十二里。二峰高耸,经行其间,如门扃然”。
唐渤海国置,为集州治。治所在今辽宁沈阳市东南奉集堡。金属贵德州。元废。明洪武初复置,寻废。古县名。渤海国置,治今辽宁省沈阳市东南奉集堡。为集州治。金属贵德州。元废。
在今江苏丰县西十五里。《汉书·高帝纪》:“高祖以亭长为县送徒骊山,徒多道亡。自度比至皆亡之,到丰西泽中亭,止饮,夜皆解纵所送徒。……高祖被酒,夜径泽中……前有大蛇当径……乃前拔剑斩蛇。”
①地区名。宋熙宁后分淮南路为淮南东路和淮南西路,简称淮东、淮西,合称两淮。②盐政区域名。元初始置两淮盐运司于扬州(今江苏扬州市),产区包括今江苏长江以北淮南、淮北各盐场。明、清时行销地包括今江苏、安徽
西汉元朔二年(前127)封赵敬肃王子刘仁置,属魏郡。治所在伯阳城(今河南安阳县西北)。东汉废。西汉元朔中,武帝封赵敬肃王子仁为邯会侯,改邯会县为邯会侯国,治今河北省肥乡县西南。属魏郡。东汉省。
在今湖南吉首市东北。《方舆纪要》 卷81镇溪千户所 “镇溪山” 条下: “ 《名胜志》: 所东北有浮舟山。山形横亘如舟。下有岩洞,水流成溪。”
亦称晋绥边区。包括山西西北部和绥远 (后并入内蒙古自治区) 东南部广大地区。东起平绥 (今京包铁路)、同蒲铁路,西至黄河,南迄汾 (阳) 离 (石) 公路,北达绥远之包头、百灵庙、武川、陶林。1937
1943年由东台、泰县、如皋3县析置,治所在海安镇 (今江苏海安县)。1948年改名海安县。旧县名。苏中抗日根据地设。1943年由江苏省东台、泰县、如皋三县析置,治海安镇(今海安县城)。为纪念民主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