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融山
在今福建福清市南。《舆地纪胜》卷128福州《景物下》:玉融山“在福清县,今灵宝观。元(原)自石竹山,林真君骑虎上升之地,移于今所”。《方舆纪要》卷96福州府福清县:玉融山“在县治南五里,以山石融润而名”。
在今福建福清市南。《舆地纪胜》卷128福州《景物下》:玉融山“在福清县,今灵宝观。元(原)自石竹山,林真君骑虎上升之地,移于今所”。《方舆纪要》卷96福州府福清县:玉融山“在县治南五里,以山石融润而名”。
在今贵州黄平县西南。《方舆纪要》 卷121黄平州: “苗里水在废重安司西南。出苗里寨,下流入镇阳江。”
1917年析太仆寺左右翼牧群及察哈尔镶白、正蓝二旗各一部分地置,属察哈尔特别区兴和道。治所在今内蒙古太仆寺旗驻地宝昌镇。1925年改为宝昌县。
即小溪。在今浙江景宁畲族自治县、青田县境。《方舆纪要》卷94青田县“小溪”条:“县西南二十里有鹤口岭,高逾众山,沐鹤溪之水出焉,即小溪也,下流合于清溪。”
①1932年改上帕行政区置,直属云南省。治所即今云南福贡县。因与甘肃康乐县重名,1935年改福贡设治局。②1933年析临洮县置,属甘肃省。治所即今甘肃康乐县。1940年改为康乐县。(1)1922年由丽
即今新疆和田市。《元史·地理志 ·西北地附录》 作 “忽炭”。
在今甘肃榆中县西北四十里。金于此置猪嘴镇。
①唐武德五年 (622) 置,治所在封山县(今广西灵山县南安金村)。辖境相当今广西浦北县及灵山县部分地。贞观十年 (636) 废。②唐永徽二年 (651) 置羁縻州,属茂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四川汶川县西
唐天宝元年(742)改明州置,治所在鄮县(今浙江鄞县西南四十二里鄞江镇)。辖境相当今浙江宁波、鄞县、慈溪、奉化等市县和舟山群岛。乾元元年(758)复改明州。唐天宝元年(742年)改明州置,治鄮县(今浙
在今河北内丘县西。《晋书地道记》: 中丘县有烧梁关。《方舆纪要》 卷15内丘县: 烧梁关 “在县西。旧为控扼之处”。
即土墱城。在今山西宁武县东北三十五里盘道梁。《元丰九域志》卷4:代州崞县有“土墱”寨。《续资治通鉴长编》:北宋雍熙三年(986),契丹寇代州,循胡卢河南而西,知州“张齐贤伏步卒二千于土墱寨,掩击,大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