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在今广西武鸣县西南十五里。《方舆纪要》 卷111武缘县: 帽山在 “县西十五里。山形圆耸”。②在今广西大新县西南。《明一统志》 卷85太平府: 帽山 “在安平州治西北。以形似名”。③古岛屿名。即今印
在今台湾省台南市西安平镇。1632年荷兰殖民者于此建热兰遮堡,俗称红毛城。在今台湾省台南市西南。原处海中,自东南而西北,绵亘七屿,如鲲鱼鼓浪,称七鲲身。一鲲身位于北端,当大员港入口处,广约3平方千米。
即今四川蓬安县东南河舒镇。清光绪 《蓬州志》: 河舒场 “在清溪之东北,距周口二十五里。旧场在北一里许龙凤坝,曰龙凤场。河舒场者,旧为河猪市。康熙中于此建河舒佛寺,乾隆四十二年徙场就之”。
在今西藏索县东南军巴附近。藏语意石头部落的下方。为藏北三十九族之一。见清乾隆《西藏志·外番》。
西汉置,属辽西郡。治所在今河北卢龙县北潘庄镇沈庄一带。《汉书·地理志》 注: 应劭曰,“肥子奔燕,燕封于此”。故名肥如。隋开皇六年(586) 废。古县名。西汉改肥如侯国置,治今河北省卢龙县北。属辽西郡
元置,在今湖北宜昌县西北黄陵庙。明初废。元置,在今湖北省宜昌市西北黄陵庙。明废。
金置,属丰州。在今内蒙古四子王旗东北库伦图城卜子村古城。大定十八年(1178)改为天山县。并为净州治。
又作布拉克。清雍正十三年(1735)置,即今黑龙江省肇东市南四站镇。乾隆《盛京通志》卷33:鄂多尔图站“七十五里至布拉克站”。
在今河南义马市东十四里石佛村。原有白鹿寺,武周圣历元年 (698) 改名鸿庆寺。石窟始凿于北魏,唐代续凿。现存六窟,五、六两窟没入土中。其中四窟半埋土中。第一窟平面近方形,有中心塔柱,柱上雕刻多已剥蚀
即今河南商丘县西南毛堌堆乡。明嘉靖《归德州志》卷1《村镇》:“毛堌堆集,州西南三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