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独流镇

独流镇

又名独流口。即今天津市静海县北独流镇。北宋于此设寨。《元丰九域志》 卷2: 乾宁军有“独流北” 寨。清于此设独流镇巡司。清末太平军将领林凤祥、李开芳北伐,与清军激战于此。


在天津市静海县北部、南运河西岸。面积27平方千米。人口2.5万。镇人民政府驻独流,人口2万。宋设寨,明成集镇。因大清河、子牙河在此合为一流,故名独流。清《大清一统志》天津府《山川》:独流口“在静海县北二十里。《太平寰宇记》:御河合潮河,东北至独流口入海”。1948年设独流市,1950年置镇。1958年改东风公社,1965年复置独流镇。以诸河于此汇流入海,故名独流。建国后自此辟独流减河,分大清河、子牙河水入渤海。特产“独流老醋”。有酿酒、食用菌、地毯、表壳等厂。京沪铁路和津静、静霸公路经此并设站。清末义和团曾在此设“天下第一坛”。


猜你喜欢

  • 龙泉隘

    在今四川资中县东南四十里银山镇北。《明史·朱燮元传》:万历中,奢崇明作乱,“陷新都、内江,尽据木椑、龙泉诸隘口”。《方舆纪要》卷67资县:龙泉隘“在银山镇。镇北为杜家沟,有龙泉洞。万历中, 奢崇明作乱

  • 袁州

    隋开皇十一年 (591) 置,治所即今江西宜春市。《元和志》 卷28: 袁州 “因袁山为名”。大业初改为宜春郡。唐武德四年 (621) 复为袁州,并以宜春县 (今宜春市) 为州治。天宝元年 (742)

  • 东岱镇

    即今福建连江县东北二十里东岱镇。当连江入海之口。旧有城,清康熙八年(1669)修,移北茭巡司驻此。在福建省连江县东北部、鳌江口南侧。面积24平方千米。人口 3.7 万。镇人民政府驻东岱,人口 1810

  • 花戏楼

    原名歌台。在今安徽亳州市城西北隅大关帝庙内,系专供演戏的舞台。始建于清康熙十五年(1676)。戏楼饰以雕刻、彩绘,内容有古代戏文五十七出,彩绘图案一百零六种,有人物、车马、山石、亭榭、楼阁、城池、林木

  • 大清湖

    即今安徽东至县北升金湖。《方舆纪要》卷27东流县:大清湖“在县东北四十里。广十余里,澄沏如鉴”。

  • 安仁县

    ①南朝陈天嘉中置,属鄱阳郡。治所在今江西余江县(邓埠镇)东北锦江镇。隋开皇九年(589)并入余干县。北宋端拱元年(988)又以安仁场升为安仁县,属饶州。治所仍在今余江县东北锦江镇。元属饶州路。明、清属

  • 京兆郡

    ①三国魏改京兆尹置,为雍州治。治所在长安县 (今陕西西安市西北十三里)。辖境相当今陕西秦岭以北,西安市以东、华县以西及三原、泾阳、高陵三县地。晋建兴后,历为刘聪、石勒、苻健、姚苌、赫连勃勃所据。北魏徙

  • 绵 (緜)江

    即今四川涪江。《旧五代史·康延孝传》: 五代唐同光三年 (925),“进攻绵州,王衍复断绵江浮梁而去”。《明史·地理志》 绵州: “西有涪水,源出松潘卫,流经此,亦曰绵江,下流至合州。”

  • 北庄市

    即今浙江嵊县东北漳镇。清道光《嵊县志》卷2《市镇》:北庄市“在县东六十里”。

  • 涛墟市

    即今湖南江华瑶自治县南八十里涛圩镇。明置巡司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