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焦山

焦山

①在今山西广灵县东北十五里焦山村。清乾隆 《广灵县志》 卷1: 焦山 “系官堡”。

②在今山西大同市北。一说在今内蒙古巴丰镇市南。《辽史·景宗纪》: 乾亨四年 (982) 九月,“甲辰,(耶律贤) 猎于祥古山,帝不豫。壬子,次焦山,崩于行在”。

③亦名谯山、樵山。在今江苏镇江市东九里江中。与金山对峙,相距十五里。《舆地纪胜》 卷7镇江府: 焦山,“唐 《图经》 云: 后汉焦先尝隐此山,因以为名”。《宋史· 韩世忠传》: 南宋建炎四年(1130),“金兵至,则世忠军已先屯焦山寺”。又同书《瀛国公纪》: 德祐元年 (1275) 七月,“张世杰诸军战焦山下,败绩”。皆此。山巅盘礴处曰焦仙岭,其旁岩洞参差,奇胜不一。金、焦、北固世称京口三山。

④在今湖北石首市东。《明史·地理志》 石首县: “又东有焦山,下有港,通洞庭湖。” 《方舆纪要》卷78石首县 “东山” 条下: “ 《志》 云,县东六十里有焦山,与东山连麓。其东南即华容县界也。山下有焦山港,通洞庭湖。岸北即调弦口。”

⑤在今湖南冷水滩市西北。《舆地纪胜》 卷56永州: 焦山,“ 《晏公类要》 云,在州西北一百里。传云是舜南巡所憇之处”。

⑥在今贵州长顺县北二十二里。清有外委驻守。


(1)在山西省闻喜县东。为中条山分支。主峰海拔959米。焦山原名萧山,林木茂盛,风景秀丽。后因草木、庙宇全毁,满山焦黑,故名焦山。相传五代梁时侯景专权、图谋篡位,以游山观景为名骗梁王上山。四面放火企图烧死梁王,后阴谋败露被杀。(2)在江苏省镇江市东北长江中。传东汉末焦光隐居于此得名。海拔70.7米。山体主要由砂岩组成。与南岸象山隔江相峙,向为江防要地。南朝宋元嘉二十七年(450年)于此置营,以拒北魏;南宋建炎中,韩世忠以八千人屯焦山,断金兀朮渡江北归之路。有鸦片战争时抗英炮台遗址及定慧寺、焦山碑林、吸江楼等古迹。焦山碑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猜你喜欢

  • 呼伦河

    金称活剌浑水、明作忽剌温江。即今黑龙江省呼兰县西呼兰河。《清一统志·黑龙江》: 呼伦河 “在齐齐哈尔城东六百里。源出东兴安岭,南流五百余里,入混同江”。

  • 大理卫

    明洪武十五年(1382)置,属云南都司。治所在今云南大理市北二十六里大理古城。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废。

  • 芦河

    ①古为阳泉水。即今山西阳城县北芦苇河。《方舆纪要》卷43沁水县:芦河“在县南。源出鹿台山,流经阳城县东十八里,合于沁水”。②即今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旗东乌尔虎河(乌拉根高勒)。《清一统志·乌珠穆沁部》:芦

  • 蔓头关

    在今贵州长顺县西南睦化乡北。《方舆纪要》 卷121金筑安抚司: 蔓头关在“ (木瓜长官) 司北十五里”。

  • 木期古

    在今云南巧家县西北。《清史稿·地理志》 巧家厅:“木期古土千户,乾隆三十一年设,禄氏世袭。”

  • 依兰齐哈城

    清置,在今黑龙江省呼兰县北。

  • 乌扎拉部

    在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东北黑龙江下游宏格力河口附近。清乾隆《皇清开国方略》卷17:天聪七年(1633)正月乙卯,“征乌扎拉部师还”。即此。光绪十一年(1885)曹廷杰奉命调查沙皇俄国占领区曾至此

  • 文公场

    亦名文公庵。即今四川仁寿县北六十里文宫乡。清光绪《补纂仁寿县志》卷1:东北顺河乡一甲有文公庵。

  • 丰川卫

    清雍正十二年(1734)置,属大同府。治所在高庙子(今内蒙古兴和县东南高庙子乡)。乾隆十五年十二月(1751年1月)裁。

  • 白沟河

    古玄水。即今河北卢龙县东北青龙河。为滦河支流。《清一统志·永平府一》:白沟河“源出阳山之阴,绕城东北,西流入青龙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