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滑县

滑县

明洪武七年 (1374) 改滑州置,属大名府。治所在今河南滑县东南八里城关镇。清属卫辉府。民国初属河南河北道。1927年直属河南省。1949年徙治道口镇 (今滑县)。属平原省。1952年还属河南省。


在河南省北部。属安阳市。面积1814平方千米。人口124.7万。辖9镇、13乡。县人民政府驻道口镇。春秋曹邑,属卫国。秦置白马县(治今滑县县城东白马墙),以境内有白马山得名。汉因之。北魏徙治滑台(在今滑县县城东城关镇),为东郡治。隋开皇十六年(596年)置滑州,治白马县(即滑台城,今滑县县城东城关镇)。《元和郡县志》:滑州“取滑台为名”。《读史方舆纪要》引《元和郡县志》:“滑台城有三重,都城周二十里,相传卫灵公所筑,中小城谓之滑台。昔时滑氏为垒,后人增以为城,高坚峻险,临河有台,故曰滑台。”大业二年(606年)改名兖州。唐以后复为滑州治。明洪武二年(1369年)废白马县入滑州;七年废州为滑县(治今城关镇),属直隶大名府。清雍正三年(1725年)改属卫辉府。1913年属豫北道,1914年属河北道,1927年直属河南省。1949年前县治由滑台迁万集,1949年又迁治道口镇(今滑县县城),属平原省新乡专区。1952年属河南省濮阳专区,1954年属安阳专区,1969年属安阳地区,1983年属濮阳市,1986年改属安阳市。地处黄卫冲积平原,地势平坦。金堤河及其支流柳青河、黄庄河流经境内。属南温带半干旱气候。农产以小麦、棉花、玉米、大豆、花生、芝麻为主。工业有机械、电力、纺织、造纸、印刷、面粉、食品、皮革等。106国道经过中部,新范、汤长公路在县城交会。名胜古迹有明福寺塔、瓦岗军点将台、大刘营遗址、三义寨遗址、古韦城、卫王城、滑台、滑伯墓、铁枪寺等。


猜你喜欢

  • 神泉监

    在今浙江建德市东北五十五里。《元丰九域志》 卷5: 睦州 “监一,神泉,州 (治今梅城镇)东五里”。《宋史·地理志》 建德府神泉监: “熙宁七年置,铸铜钱,寻罢,庆元三年复。”北宋熙宁七年(1074年

  • 天图铁路

    由今吉林延吉市西的天宝山老头沟,经朝阳川至图们江边的开山屯。全长125公里。1921年日本擅筑,次年当地集资收回路权。1923年建成。

  • 托木河城

    即托漠河城。在今辽宁抚顺市东。《清太祖实录》作“托木河城”。即“托漠河城”。

  • 瓦都寨

    在今云南宁蒗彝族自治县西北永宁东北。《方舆纪要》卷117永宁府:瓦都寨在“府(治今永宁乡)东北六十五里,与四川盐井卫接界。旧为番部戍守处,旁有温泉”。

  • 法块山

    在今云南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北五十里。《方舆纪要》 卷116禄劝州: 法块山 “四面削立,惟东南有一径,可容单骑。旁有裒阿龙山”。

  • 库车厅

    清光绪八年(1882)置,属甘肃布政司。治所即今新疆库车县。十年(1884)属新疆省。二十八年(1902)改为库车州。清光绪八年(1882年)置,治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县。直属甘肃省。十年改属新疆省

  • 骊靬县

    西汉置,属张掖郡。治所在今甘肃永昌县西南二十里焦家庄乡者来坝。《汉书·地理志》 颜师古注: “骊音力迟反。靬音虔是也。今其土俗人呼骊靬,疾言之曰力虔。” 西晋改属武威郡。《晋书·张祚传》: 东晋永和十

  • 阜城卫

    即今湖北老河口市北光化乡。《明史·地理志》 光化县: “旧治在西。隆庆末,改建于阜城卫,即今治也。”

  • 城口山

    在今四川城口县北一里。《清一统志 ·太平厅》: 城口山 “在厅北一百里。有诸葛城遗迹”。清道光 《城口厅志》 卷4: 赤龙山 “山极雄峻,重叠三层,由山麓上第一层,高五里,为城口山,一名鹞子岩”。

  • 杨家斜

    即今陕西商州市西杨斜镇。1946年9月当地解放后设商山蓝行政办事处(县级)治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