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泉河
在今海南省琼海市南。《方舆纪要》 卷105琼州府乐会县: 温泉河在 “县南十里。《志》 云,河自西黎山纵横峒发源,流经县西界,达县西南温汤铺,转流至东北转敖港入海”。
在今海南省琼海市南。《方舆纪要》 卷105琼州府乐会县: 温泉河在 “县南十里。《志》 云,河自西黎山纵横峒发源,流经县西界,达县西南温汤铺,转流至东北转敖港入海”。
一作依兰哈拉。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筑城。即今黑龙江省依兰县。清萨英额《吉林外记》卷2:“三姓又名依兰哈拉,国语(满语)依兰,三;哈剌,姓也。乃努叶葛、依克勒、湖西哩三姓赫哲也。”雍正七年(172
即今河北文安县西北三十里史各庄镇。清同治《畿辅通志》卷46保定县图:南有史各庄。
北齐天保十年 (559) 建。在今河南开封市内。北宋开宝三年 (970) 改名开宝寺。后建灵感塔于寺中,为当时著名的琉璃塔建筑。北宋末,塔、寺皆毁于金兵。北齐天保十年(559年)建,在今河南省开封市内
在今新疆乌恰县东北。清宣统 《新疆图志》 卷4: 疏勒府布鲁特冲巴噶什部辖境中有 “恰哈玛克”。
①在今河北大名县西南。《资治通鉴》:隋大业九年(613),李密从杨玄感被执,“行至魏郡石梁驿,饮防守者皆醉,穿墙而逸”。②在今河南安阳市附近。《资治通鉴》:隋大业九年(613),杨玄感既败,李密被锁送
即今浙江舟山市普陀区东北莲花洋中之普陀山。《方舆纪要》卷92宁波府定海县:补陀落迦山“为海岸孤绝处,梵名补陀落迦,华言小白花也。一名梅岑山,相传以梅福名。往时日本、高丽、新罗诸国皆由此取道,以候风信。
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置,属湖广行省。治所在今贵州贵阳市。辖境相当今贵州毕节、六盘水、息烽、罗甸及三都水族自治县间地。明初废。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置,治今贵州省贵阳市。明洪武中废。
又作兴刘集。即今安徽阜阳市西北行流乡。清乾隆《阜阳县志》卷4:兴刘集在“西北乡三十五里,小黄河西岸”。光绪《大清帝国全图》安徽阜阳县西北有行流(集)。
明初改舍资千户所置,属临安府。治所在今云南蒙自县东八十里老寨。《明史·云南土司传》:“元为舍资千户所, 以地近交趾,改安南。”正德六年(1511)废入蒙自县。天启二年(1622)复置。明末沙定洲叛乱被
宋大理置,属景昽。治所在景兰 (今云南景洪市东南郊曼景兰)。元改车里宣慰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