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名三水河。即今陕西旬邑县东南马栏河、三水河。《清一统志·邠州》:邠水“在三水县南。源出鄜州宜君县竞窝山,西南流径县城南,又西南流四十里入泾水。 一名师水。又名三水河。灌溉所资也”。
亦作怀恩县。东魏改淮阴县置,为淮阴郡治。治所在今江苏淮阴县西南码头镇。北周改为寿张县。
唐天宝元年(742)置,为静戎郡治。治所在今四川理县东北一百四十里桃坪乡古城。一说在今汶川县西北二十里。乾元元年(758)为霸州治。后废。
在今浙江平湖市东三十二里新仓镇。《元丰九域志》卷5:海盐县有“芦沥”盐场。《方舆纪要》卷91平湖县:芦沥市,“宋、元时俱置盐场于此。明初吴元年,并盐场于县东南十五里之独山盐场,改置嘉兴盐运分司于此。洪
①在今河北赤城县西北。《方舆纪要》卷18马营堡:红山“在堡东南二十里。山高险,石色多赤。下有红泉,东流合大河入龙门峡”。②在今河北永年县(临洺关)西南,与武安市接界处。《方舆纪要》卷15广平府永年县:
即今山东汶上县西南南旺镇。《清史稿·地理志》 汶上县: 有县丞驻南旺集。
即石鼓书院。在今湖南衡阳市北石鼓山。唐李宽读书其中,刺史吕温访之,有《同恭夏日题寻真观李宽中秀才书院》诗。
又称平绥铁路。从北京丰台至绥远省会归绥 (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是由京张铁路继续向西北延伸,1921年修至归绥 (今呼和浩特)。1923年延至包头。全长817.9公里。今称京包线。旧铁路名。1928年
明置,在今贵州黔西县西林泉镇。《方舆纪要》 卷121贵阳府: 奢香驿在 “府西北二百六十里。奢香者,明初水西酋霭翠之妻也。霭翠死,香为贵州都督马烨所辱,香诉于朝,明太祖为诛烨,而封香为顺德夫人。香归,
①南朝宋孝建元年 (454) 置,治所在夏口城 (后称郢城。今湖北武汉市武昌城区)。辖境约当今湖北钟祥市以下的汉江流域,监利、阳新间的长江流域和湖南沅江流域以北地区。其后逐渐缩小。隋开皇九年 (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