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源乡
即今山西清徐县。明置巡司于此。
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降清源县置,即今山西省清徐县。三十二年移天门关巡检司驻此。
即今山西清徐县。明置巡司于此。
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降清源县置,即今山西省清徐县。三十二年移天门关巡检司驻此。
即今福建漳平市西北双洋镇。明正统十一年(1446)置东西洋巡司于此。嘉靖四十五年(1566)升为宁洋县。1983年版《漳平县地名录》:“因地处双洋溪上游两岸。溪东称东洋,溪西称西洋,总名东西洋,亦名两
在今四川泸州市南。《舆地纪胜》 卷154泸州: 使君岩 “在城南五里。有嵓洞,深六丈有奇,广半之。嵓中有泉清冽。《图经》 云: 陆史君名弼,梁天监中为泸州刺史,死有神异,葬白崖,此崖为神游宴之所,号使
西汉置,属太原郡。治所在今山西文水县西南二十里平陶村。北魏太武帝改为平遥县。古县名。西汉置,治今山西省文水县西南。属太原郡。北魏太武帝名焘,因而改为平遥县,移治今县址。
①亦称武侯祠或昭烈庙。在今四川成都市区南武侯祠大街北侧。为祭祀诸葛亮的庙宇。②在今四川奉节县东。亦为祭祀诸葛亮之庙宇。唐杜甫 《武侯庙》 诗: “遗庙丹青落,空山草木长。”清钱谦益笺注: “武侯庙,《
元至元十四年(1277)改全州置,属湖广行省。治所在清湘县(今广西全州县)。辖境相当今广西全州、灌阳二县地。明洪武元年(1368)改为全州府。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以全州改置,治清湘县(今广西全州
在今山西翼城县东南。《水经·浍水注》:“高泉水出东南近川,西北趣浍交注浍。”
在今江西南丰县南。《清一统志·建昌军一》: 盘湖岭 “在南丰县南八十里。亦江西福建之分界。一名盘湖隘,有湖若盘。一名大岭,以径宽广,故名”。
即今江西永丰县东南古县乡。清同治《永丰县志》卷2:古县街“在二十七都,距城五十里”。
即邓埠镇。今江西余江县驻地。
1945年春晋冀鲁豫边区由闻喜、夏县、垣曲三县析置,属太岳区。治所在今山西夏县境。为纪念晋豫边区抗日游击队领导人嘉康杰而命名。同年12月撤销。旧县名。太岳抗日根据地设。1945年2月由山西省垣南县改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