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化阁
北宋禁中阁名。在今河南开封市区内。北宋淳化年间建,故名。太宗赵匡义选三馆书,及汉、晋、唐诸人墨迹藏其中。诏翰林侍书王著以阁中所藏墨迹及南唐建业帖,摹刻禁中,名 《淳化秘阁法帖》。
北宋禁中阁名。在今河南开封市区内。北宋淳化年间建,故名。太宗赵匡义选三馆书,及汉、晋、唐诸人墨迹藏其中。诏翰林侍书王著以阁中所藏墨迹及南唐建业帖,摹刻禁中,名 《淳化秘阁法帖》。
即龙鼍山。在今广东恩平市西南二十里。《寰宇记》卷158恩州阳江县:龟龙山“在恩平县西南。高三百余丈,周回一百五十里。山形似龙,下有龙穴,往往兴雨云是龟洲”。
即今广东郁南县治都城镇。明置巡司于此。即今广东省郁南县都城镇。宋属端溪县。明洪武十年(1377年)置巡检司于此。参见“都城镇”。
在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黑龙江下游特罗伊次科耶对岸。清初属宁古塔将军。康熙《皇舆全览图》: 黑龙江下游墪墪河口对岸有“赫恨噶山”。后属三姓副都统。咸丰年间通过不平等的中俄《北京条约》 被俄割占。
明置,属抚顺千户所。即今辽宁抚顺市东南大东州。明《辽东志》卷3:东州堡“官军五百二十六员名,奉集堡可屯兵,白隆山可按伏”。《方舆纪要》卷37辽东都司定辽中卫:东丹(州)堡“在司东百二十里,其相近者有白
唐置,在今新疆乌苏县附近。《新唐书·地理志》 北庭大都护府: “渡黑水,七十里有黑水守捉。”唐置,治所约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苏市境内。后废。
即今山西临县东北榆林沟。《清一统志·汾州府》: 榆林河 “在临县北五里。源出黄云山下,西流入湫河”。
西汉置,属代郡,为中部都尉治。治所在今内蒙古兴和县西北土城子。东汉废。《水经·㶟水注》:于延水“东南流径且如县故城南。应劭曰:当城西北四十里有且如城,故县也”。古县名。西汉置,治今内蒙古
又名龙山。在今山东东平县西八里。《清一统志·泰安府一》:龙山“《旧志》:一名金螺山,亦曰白佛山”。山南有石窟造像。共三窟:隋窟在中,称“大佛洞”,正中圆雕释迦结跏趺坐像,高4.7米,斜披袈裟,赤足,作
即今湖北黄梅县南七十二里小池镇。清属德化县(今九江市),乾隆二十三年(1758)置巡司于此。清余名芳《黄梅兵事续记》:咸丰四年(1854)十月,清军收复孔垅,太平军“退遁小池口”。即今湖北省黄梅县南长
又称图苏湖迎驾殿、秃思忽城、秃思忽凉楼。元太宗十年 (1238) 建,在今蒙古国哈尔和林东南。《元史·地理志》: 太宗十年 “营图苏湖迎驾殿,去和林城三十余里”。志费尼 《世界征服者史》载: 窝阔台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