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海阳镇

海阳镇

即今河北抚宁县东北五十里海阳镇。辽为海阳县治。清于此设千总驻守。


(1)在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东北部。面积40平方千米。人口2.4万。镇人民政府驻海阳,人口9340。因处渤海北岸,故名。1953年建镇,属临榆县,1954年并入抚宁县。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镇,1994年划归海港区。产花生、玉米、小麦等。有修配化工、建材等厂。秦石铁路、102国道、青秦公路经此。(2)在安徽省休宁县东北部。县人民政府驻地。面积59.3平方千米。人口3.7万。镇人民政府驻海阳,人口2.1万。镇以三国时古县名为名。自唐天宝以来历为县治。1939年置镇,1949年设城厢区,1952年复镇。1961年改为海阳公社,1973年又复为海阳镇,1992年川湖、新塘二乡并入。有造纸、印刷、制茶、电池、玻璃制品、啤酒等厂。皖赣铁路经此设站。慈张、休婺公路交会于此。古迹有始元建钟鼓楼,西街一带铺面尚保存明、清徽派建筑特色。


猜你喜欢

  • 独石城

    在今河北赤城县北独石口。明宣德中为开平卫治。清雍正十二年 (1734) 置独石口厅于此。民国初为独石县治。

  • 黄盖湖

    即今湖北蒲圻市西南黄盖湖。《清一统志·武昌府一》: 黄盖湖 “在嘉鱼县西南八十里,分属蒲圻县及湖南岳州府临湘县,由石头、清江二口入江。《县志》: 相传孙权论赤壁战功,以此湖赐黄盖,故名。明洪武初以赐武

  • 福因寺

    亦作福荫寺。清嘉庆九年 (1804) 建,在今内蒙古阿拉善左旗东北木仁高勒苏木境内。嘉庆十一年赐名 “福因寺”。因地处定远营 (后改名巴彦浩特) 北,俗称北寺。是原阿拉善八大寺之一。惜在文化大革命中被

  • 孙家桥塘

    即今湖北京山县西北二十二里孙桥镇。清光绪《湖北全省分图》:京山县西北有孙家桥塘。

  • 御马厂

    亦名上都牧厂。清置,属上驷院。驻地在博罗和屯 (今内蒙古正蓝旗南上都河东黑城子村)。《清一统志·牧厂》: 御马厂 “亦名上都牧厂。在独石口东北一百四十五里博罗城。东西距一百三十里,南北距一百九十七里”

  • 永平军

    ①唐方镇名。(1)大历七年(772)以滑亳节度使为永平军。治所在滑州(今河南滑县东南八里城关镇)。领滑、亳(今安徽亳州市)、陈(今河南淮阳县)三州。十四年(779)徙治汴州(今河南开封市)。兴元元年(

  • 圣寿寺

    在今山西沁源县西北六十里灵宝山南麓。民国《沁源县志》记载,唐乾符六年(879) 懿宗第四子李侃因避黄巢起义到此。景福二年(893)在此建寺,削发为僧,谥封先师菩萨,寺称先师禅院。北宋端拱二年(989)

  • 鲁阳关

    即三鸦镇。初为战国鲁关,汉以后名鲁阳关。在今河南鲁山县西南十四里平高城村。为洛阳与南阳盆地间交通要冲,乃兵家必争之地。《水经·淯水注》: 鲁阳关水 “南流径鲁阳关,左右连山插汉,秀木干云。是以张景阳诗

  • 西周封国,姞姓。即今河南沈丘县。春秋时灭于鲁。《春秋》: 僖公十七年 (前643),“夏,灭项”。杜注: “项国,今汝阴项县。”古国名。春秋小国。在今河南省沈丘县。为鲁所灭,后属楚。《春秋》僖公十七年

  • 开望州

    唐开元十七年(729)置羁縻州,属黎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四川汉源或石棉、甘洛等县境。北宋以后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