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海淀

海淀

亦名海甸。在今北京市西北海淀区。明蒋一葵 《长安客话》 卷4: “水所聚曰淀。高梁桥西北十里, 平地有泉,滮四出, 淙汩草木之间, 潴为小溪,凡数十处。北为北海淀,南为南海淀。远树参差,高下攒簇,间以水田,町塍相接,盖神皋之佳丽,郊居之选胜也。” 园林云集,明代以李伟清华园与米万钟的勺园为最盛。清则圆明园、畅春园、静明园、清漪园、长春园、万春园、淑春园等名园皆创建于此。


区片名。在北京市海淀区东南部中心地带。泛指中关村大街以西、稻香园以东、北京大学以南、海淀南路以北地区。因其西侧是一片泉水流积而成的浅水湖淀,故名“海淀”。此名最早见著于元初,也有“海店”、“海甸”之称。历史上有南海淀和北海淀之分,北海淀在今北京大学一带,南海淀即现指的海淀地区。明代太监在此建造庙宇,达官显贵在此建造别墅,海淀开始兴盛。清代,随着皇家园林的形成,圆明园、畅春园、颐和园先后成为康熙、乾隆等清帝和慈禧太后在皇宫以外视朝听政的场所。为赴朝方便,清代朝臣纷纷在海淀一带修建宅邸、花园,海淀更趋繁荣,成为京郊第一重镇。清外巡五营中的中营就驻扎在海淀镇,统管圆明园八旗和香山健锐营。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时,海淀镇也遭焚毁。1949年以后才得以恢复。1949年9月29日成立海淀镇人民政府,1954年改为海淀镇办事处,1959年11月改称海淀街道办事处,海淀镇建置取消。2001年上半年,东部0.5平方千米的地区全部拆迁,海淀区人民政府从此地迁出,中关村科技园高科技商务中心“中关村西区”在此拔地而起。西北部有中国图书城,东部有海龙电脑城,东南部有中关村大厦、海淀医院,周围有中关村科学城、北京硅谷城及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通多路公共汽车。名胜古迹有礼王园(乐家花园)、李莲英宅园、海淀清真寺等。


猜你喜欢

  • 袁公水

    在今山东莒县东北五十里。《水经·沭水注》: “袁公水东出清山,遵坤维而注沭。”

  • 汤池县

    辽置,为铁州治。治所在今辽宁大石桥市东南汤池镇。金属盖州。元初废。古县名。辽置,治今辽宁省营口市东南汤池。为铁州治。元初废为汤池堡。

  • 故关城

    在今甘肃临洮县北。《清一统志·兰州府》: 故关城 “在狄道州北三十里佛儿崖,废址尚存”。

  • 殽函

    一作崤函。为殽山与函谷关的合称。相当今陕西潼关以东至河南新安县地。峻阜绝涧,阪道迂回,形势险要。《史记·陈涉世家》: “褚先生曰: 吾闻贾生之称曰: ‘秦孝公据殽函之固。’” 《集解》 韦昭曰: “殽

  • 独石口

    在今河北赤城县北,为外长城要隘。口南有独石口城。《清一统志 ·宣化府》: 独石口 “在赤城县东北一百里,府东北三百十里。其南十里为独石城”。在河北省赤城北,为外长城南北的交通要口,形势险要。明初建城,

  • 临潼县

    ①北魏置,属临潼郡。治所在今安徽泗县东南。孝昌中废。东魏武定初复置,后废。②北宋大中祥符八年 (1015) 改昭应县置,属京兆府。治所即今陕西临潼县。元属奉元路。明属西安府。民国初属陕西关中道。192

  • 大槃山

    在今陕西富县西北。《元和志》卷3鄜州直罗县:大槃山“在县(治今直罗镇)西北一百一十里”。

  • 塔坪寺

    在今四川重庆市北渝北区静观乡塔坪村。南宋绍兴中建。寺内有石塔七层,高十余丈。为重庆著名古寺庙。

  • 大共镇

    在今安徽祁门县北五十里大洪岭下。宋淳熙《新安志》卷4祁门县:大共镇“在县北。绍兴二十三年正月例罢收税坊”。元、明置巡司于此。《方舆纪要》卷28祁门县:大共山“下旧有大共镇。元置。今废”。《明史·地理志

  • 劫布咀那

    即东曹国。都城在今塔吉克斯坦杜尚别北乌拉秋别。唐玄奘《大唐西域记》卷1:劫布咀那国“周千四五百里,东西长,南北狭。土宜风俗同飒秣建国”。《新唐书·西域传》:东曹国又名“劫布咀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