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峰山
在今福建建瓯市北。《方舆纪要》 卷97建宁府建安县: 洋峰山 “在府北七十里,屹然特出众山中,顶甚平旷”。
在今福建建瓯市北。《方舆纪要》 卷97建宁府建安县: 洋峰山 “在府北七十里,屹然特出众山中,顶甚平旷”。
①即今山东平度市南二十里何家店乡。民国《平度县续志》有何家店。②在今陕西略阳县东六十里。《清一统志·汉中府二》:何家岩汛“设有把总分防”。
即今湖北浠水县东四十四里洗马镇。民国 《湖北通志》 卷74引 《蕲水团练始末》: 清咸丰五年 (1855) 三月,蕲州周十三 “逃洗马畈,复聚众为患”。
一名柳河店。即今河南方城县西北三十八里柳河乡。《金史·武仙传》: 金将黄掴三合降元,与元兵夹击武仙军,“败仙于柳河”。即此。(1)在吉林省柳河县西部、一统河南岸。县人民政府驻地。面积28平方千米。人口
1946年由依兰县刁翎镇、三道通一带析置,属合江省。治所在刁翎镇(今黑龙江林口县西北刁翎镇)。1949年1月撤销,并入林口县。旧县名。东北解放区设。1947年由依兰县析置,治刁翎镇(今黑龙江省林口县北
亦作悉兰池、西兰。即今斯里兰卡。南宋周去非 《岭外代答》 卷2海外诸蕃国: 交趾 “西有大海隔之,是海也名曰细兰,细兰海中有一大洲名细兰国,渡之而西复有诸国”。
清雍正五年 (1727) 设,在今内蒙古陈巴尔虎旗西北。
明洪武元年(1368)改元邵汀万户府置,属福建行都司。治所在今福建邵武市西南。清顺治十八年(1661)废。明洪武元年(1368年)改元邵武万户府置,治今福建省邵武市东南。属福建行都司。清顺治十八年(1
亦名乌吞河。即今黑龙江省鹤岗市与萝北县交界处之梧桐河。《清一统志·吉林一》 “屯河”条下: 温登河 “在 (宁古塔) 城东北九百余里。源出温登窝集,……南流入混同江”。
亦名大佛阁、大像阁。在今四川乐山市东二里凌云山乐山大佛处。唐凿弥勒大佛后,建七层楼阁护之。明末阁毁。北宋苏轼 《送吕昌朝知嘉州》诗云: “卧看古佛凌云阁,敕赐诗人明月诗。”
在今福建连江县东南海中。明洪武二年(1369) 置巡司于此。《方舆纪要》 卷96福州府: 五虎山在 “府东百里大海中,有五虎门与江口相接……山下为官母屿,巡司置于此”。古岛屿名。在今福建省连江县东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