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沿口镇

沿口镇

即今四川武胜县。民国 《武胜县志》 卷1: 沿口场在 “县北三十里……商务繁盛,为河东冠”。1953年武胜县迁治于此。


在四川省武胜县中部。县人民政府驻地。面积63平方千米。人口7.9万。镇人民政府驻沿口,人口2.8万。明中期兴场。因位于嘉陵江左岸,有小溪汇入,三面皆小丘,形如口袋,故名。1949年为沿口镇。1953年县治由中心镇迁此。1956年更城关镇。1981年复名沿口镇。1992年泰山、中滩二乡并入。产油菜籽、甘蔗、烟叶、蚕茧。有五金、服装、氮肥、印刷、酿酒、粮油加工、运输等厂。特产沿口菜刀、菜油、麻辣牛肉著名。为县工业、商贸集中地。武岳、武华、武广公路经此。嘉陵江通航并设沿口港。有烈士陵园,有清建清真寺及千佛岩等名胜古迹。


猜你喜欢

  • 长乡县

    西晋置,属范阳国。治所在今河北涿州市东五十里长安城。北魏改名苌乡县。《水经·圣水注》:“《地理风俗记》曰:涿县东五十里有阳乡亭,后分为县,王莽时更名章武,即长乡县也。”古县名。长,一作苌(《魏书·地形

  • 毕国

    在今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西南。《隋书·西域传》:安国“西百余里有毕国,可千余家。其国无君子,安国统之。大业五年,遣使贡献”。

  • 小花石

    即今湖南株洲县(渌口镇)南五十里王十万乡驻地。唐于此置花石戍。

  • 天荒荡

    在今江苏金坛市西北。《方舆纪要》卷25常州府金坛县:天荒荡“其上流受长山以南、茅山以东诸水,汇流为荡,俗有十万天荒九万田之语。居民筑堤捍水,引流入于运河,谓之建昌圩。圩田近十万亩,置闸以蓄泄之,为民利

  • 云川县

    ①唐置,属云州。治所在今四川荣县西南境。景龙二年(708)废入大牢县。②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升曷善馆置,属云内州。治所在今内蒙古土默特左旗东境。一说在今呼和浩特市西南大黑河北岸。元初废。古县名。

  • 二里关

    在今陕西宝鸡市西南。《元史·郑鼎传》:元初,“从塔海绀不征蜀,攻二里、散关,屡立战功”。《方舆纪要》卷55宝鸡县:二里关“在县西南四十里高岭上。莤萃盘折,长亘二里,因名。亦有巡司戍守”。

  • 玉华峰

    在今蒙古国东方省境克鲁伦河。金幼孜《北征录》:明永乐八年(1410),成祖亲征阿鲁台等,五月顺胪朐河(今克鲁伦河)东行,“初七日次玉华峰。初八日发玉华峰,胡骑都指挥款台获虏一人至,知虏在兀古儿扎河。晚

  • 羌浪驿

    亦作俭浪驿。唐剑南至南诏清溪道主要驿站之一。在今四川德昌县北、安宁河东岸。唐樊绰《云南志》卷1:沙野城“至俭浪驿八十里”。《新唐书·地理志》 巂州:“又经沙野二百六十里至羌浪泽。”贞元十四年(798)

  • 的博岭

    一作滴博岭。在今四川理县西北鹧鸪山、大白山。《新唐书·韦皋传》: 贞元间,韦皋分兵出西山,“破峨和、通鹤,定廉城、逾的博岭,遂围维州”。杜甫 《奉和》 诗: “已收滴博云间戍,更夺蓬婆雪外城。”古山名

  • 劳州

    ①北魏置,在今河南唐河县东南。《资治通鉴》:南朝梁中大通五年(533),“劳州刺史曹凤、东荆州刺史雷能胜等举城降魏”。胡三省注:“曹凤、雷能胜, 皆蛮左也,因其地授以州刺史。”②唐置羁縻州,属黔州都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