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牧城
在今山东莘县西南观城镇东北。《续汉书·郡国志》: 东郡卫公国有河牧城。隋开皇十六年置河上县于此。
在今山东莘县西南观城镇东北。《续汉书·郡国志》: 东郡卫公国有河牧城。隋开皇十六年置河上县于此。
在今云南云县南二百五十里。《明一统志》卷87大侯州: 蛮弥山 “林木阴森,崖石壁立”。山东南麓,即澜沧江。
在今江苏盐城市西北十八里新兴镇。产海盐。《寰宇记》 卷124盐城监有新兴场。清时设盐课大使。民国时设场知事。即今江苏省盐城市西北新兴镇。宋、元、明、清皆置盐场,清设盐课大使驻此。
俗名大河。在今海南省三亚市西崖城镇南。《舆地纪胜》卷127吉阳军:宁远水,“《元和志》云,去废宁远县一里”。
亦作浊浑山。在今青海共和县西。《资治通鉴》: 唐贞观九年 (635),“李大亮败吐谷浑于蜀浑山”。胡注: “山在赤海西。”
即今四川广汉市东连山镇。清嘉庆《汉州志》卷9:连山场“至州三十里”。
在今四川荥经县东二十里。《寰宇记》卷77荣经县: 自由山“在县东 一十里。高三十里,傍亘黎州,下接严道界,入长墳岭鸡心山,南北相连二百余里”。《方舆纪要》卷72荣经县: 自由山,“《志》云:山深远,连
即今江西樟树市西南萧江。《方舆纪要》 卷87临江府清江县: 萧水 “在府 (治今临江镇) 西五十里。源出栖梧山及府西之乌塘,合流而为萧水,绕城西北复东北流,经清江镇而入大江。中有萧滩,亦曰萧洲。今城西
即今台湾省台北县东北基隆河。《清史稿·地理志》 台北府:“大隆洞溪出基隆厅东鸡笼山,合一水西流注之。又西北,分流复合,经沪尾港入于海。”
①明置,即今辽宁凤城市西北一百二十里通远堡镇。清光绪二十年 (1894) 中日甲午战争,清军曾在此与日军激战。②即今甘肃永登县西南通远乡。《清一统志·凉州府二》: 通远堡 “在平番县西南四十里。城周二
即今广东阳东县东北那龙河西岸合山镇。清道光《阳江县志》卷1有合山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