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池郡
隋大业三年 (607) 改凤州置,治所在梁泉县 (今陕西凤县东北凤州镇)。辖境相当今陕西凤县及甘肃徽县、两当二县地。唐武德元年 (618) 改为凤州,天宝元年 (742) 复为河池郡,乾元元年(758) 又改为凤州。
隋大业三年(607年)改凤州置,治梁泉县(今陕西凤县东北凤州镇)。辖境相当今陕西省凤县、留坝及甘肃省徽县、成县、两当等县地。唐武德元年(618年)改凤州,天宝元年(742年)复改河池郡,乾元元年(758年)仍改凤州。
隋大业三年 (607) 改凤州置,治所在梁泉县 (今陕西凤县东北凤州镇)。辖境相当今陕西凤县及甘肃徽县、两当二县地。唐武德元年 (618) 改为凤州,天宝元年 (742) 复为河池郡,乾元元年(758) 又改为凤州。
隋大业三年(607年)改凤州置,治梁泉县(今陕西凤县东北凤州镇)。辖境相当今陕西省凤县、留坝及甘肃省徽县、成县、两当等县地。唐武德元年(618年)改凤州,天宝元年(742年)复改河池郡,乾元元年(758年)仍改凤州。
在今吉林长春市南。《清史稿·地理志》:长春府:“东南十里堡达双阳。”
即今河北清苑县(南大冉)南田各庄乡。清同治《畿辅通志》卷47清苑县图:南有田各庄。
①即今安徽六安县西南独山镇。清咸丰七年 (1857) 捻军龚得树部击败清军于此。②在今新疆奇台县,或谓即今奇台县东南古城。《元史·哈喇亦哈赤北鲁》: “从帝 (太祖) 西征。至别失八里东独山,见城空无
①在今河北赤城县东五里。《方舆纪要》卷18赤城堡:赤城山“山石多赤。《志》云:古赤城在北山,坐据高险,最得形胜,盖即此山矣”。②在今内蒙古乌拉特中旗东南。《清一统志·乌喇特》:赤城山“在旗(治所在今包
北宋政和七年(1117)置,属成都府路。治所在石泉县(今四川北川县西北治城羌族乡)。辖境相当今四川北川、安县二县地。南宋宝祐中移治龙安县(今安县东北)。元改为安州。北宋政和七年(1117年)升石泉县置
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置,属北地郡。治所在今陕西淳化县东嵯峨山北。永安元年(528)移治清水峪(今三原县西北),为建忠郡治。北周属冯翊郡。隋属京兆郡。唐武德四年(621)废。六年复置,属北泉州。治
即今四川绵阳市北青义镇。清嘉庆 《四川通志》 卷89绵州: 青衣铺 “在州西僻路十里”。
即今江苏高淳县西丹湖乡。清光绪《江苏全省舆图》高淳县图:西有正觉寺。
一作扬。西周封国。在今山西洪洞县东南十五里范村。周幽王时封周宣王之子尚父为杨侯。一说唐叔虞之后,至晋武公,逊于齐,生伯侨,归周天子,封杨侯。春秋时晋灭之以为羊舌氏之邑。《左传·襄公二十九年》:“虞、虢
在今海南省澄迈县西北。《明史·地理志》 琼州府琼山县:“又有那拖巡检司,治那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