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河南

河南

①地区名。指今黄河以南地区。《史记·项羽本纪》: 刘邦在鸿门见项羽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

② 《尔雅·释地》、《周礼·职方》: “河南曰豫州。” 指今河南省一带。

③战国韩、魏两国的河南,指今河南省洛阳市以西一带。

④战国秦地,在今河南洛阳一带。《史记· 吕不韦传》: 庄襄王元年 (前249),“封为文信侯,食河南雒阳十万户”,始皇十年 (前237),“而出文信侯就国河南”。《索隐》 以为秦之三川郡。汉高帝更名河南郡,此处据汉郡而言之。

⑤古邑名,在今河南洛阳市西涧河东岸。《史记·周本纪》: “考王封其弟于河南,是为桓公,以续周公之官职。” 《正义》: “ 《帝王世纪》 云: ‘考哲王封弟揭于河南,续周公之官,是为西周桓公。’ 按:自敬王迁都成周,号东周也。桓公都王城,号西周桓公。”

⑥秦汉地区名,指今内蒙古河套内黄河以南地区。《史记·秦始皇本纪》: 三十二年 (前215),“始皇乃使将军蒙恬发兵三十万人击北胡,略取河南地”。

⑦国名。楚汉之际,项羽封诸侯王国之一。《史记·项羽本纪》: “瑕丘申阳者,张耳嬖臣也,先下河南迎楚河上,故立申阳为河南王,都雒阳。”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北。辖境相当今河南中部伊水、洛水流域。西汉高祖二年 (前205) 国灭后改设河南郡。

⑧唐方镇名。天宝十四年 (755) 置,治所在陈留郡 (今河南开封市)。辖境相当今河南省黄河以南、淮河以北、东至于海。乾元元年 (758) 废。宝应元年 (762) 复置,治所在汴州 (今河南开封市),辖汴、宋、徐、兖等八州。别称汴宋节度使。大历十一年 (776) 废。寻复置,改称汴宋。

⑨巡抚名。明宣德五年 (1430) 遣侍郎巡抚山西、河南,景泰元年 (1450) 始专设河南巡抚。驻开封府 (治今河南开封市)。辖河南省。民国废。


(1)古地区名。一般指黄河以南地区。战国韩魏两国河南,指今河南省洛阳市一带;《尔雅·释地》、《周礼·职方》:“河南曰豫州。”指今河南省一带;秦汉时以今内蒙古自治区河套以南为河南;南北朝时吐谷浑据有今青海省黄河以南一带,宋、齐、梁时被封为河南王,即以其地为河南;十六国时亦将今甘肃省西南部黄河以南地区称作河南。(2)唐方镇名。一作河南节镇。天宝十四载(755年)置河南节度使,治陈留郡(汴州,治今河南开封市),领陈留、睢阳(宋州)、灵昌(滑州)、淮阳(陈州)、汝阴(颍州)、谯(亳州)、济阴(曹州)、濮阳(濮州)、淄川(淄州)、琅琊(沂州)、彭城(徐州)、临淮(泗州)、东海(海州)凡十三郡。乾元元年(758年)改汴州都防御使,次年分为汴滑节度使(治滑州,今河南滑县东)、河南节度使(治徐州,今江苏徐州市)。上元二年(761年)二节度使皆废。宝应元年(762年)复置河南节度使,一称汴宋节度使,治汴州(今河南开封市),领汴、宋、曹、徐、颍、兖、郓、濮八州。大历十一年(776年)废。同年又置,称汴宋节度使。建中二年(781年)号宣武军。(3)集镇名。在辽宁省盖州市东南部。属太阳升街道办事处。人口 2350。 原太阳升镇人民政府驻地。1958年成立集体农庄,因寓初升的太阳更名为太阳升。主产玉米、高粱等。有机电、铸件、金属压延等厂。305国道经此。(4)村名。在山东省邹平县东部。属长山镇。人口536。该村始建于北宋,因居民朱姓居多名朱家庄,自建范公祠后更名范公庄。民国年间称南关,因孝妇河所隔,居河南岸的称河南,沿用至今。主产小麦、玉米、蔬菜、西瓜。有养鸡、木工、修配、粮油、运输等业。周焦公路经此,村东新建范公大桥、范公路直达周村新火车站。建有范公祠和范仲淹纪念堂。


猜你喜欢

  • 和戎城

    唐大足元年 (701),郭元振迁凉州都督,于南境峡口置和戎城,即今甘肃古浪县治。

  • 邓尉山

    又名袁墓山。或作玄墓山、元墓山。俗名光福山。在今江苏吴县西南光福镇附近。相传汉有邓尉隐此,故名。民国《吴县志》卷19:“玄墓山在邓尉山东南六里,本为一山,北称邓尉,而南称玄墓也。相传东晋青州剌史郁泰玄

  • 洗密窝汛

    即今四川喜德县西北拉克乡 (喜眉窝)。清设外委驻防。

  • 工山

    即今安徽南陵县西大工山。《清一统志·宁国府一》:工山“在南陵县西三十里,周七十里,高数千丈,县治之镇山也”。现该山区已发现自西周至唐宋采矿和冶炼遗址十余处,为古丹阳铜重要产地之一。

  • 江宁郡

    唐至德二年(757)置,治所在上元县(今江苏南京市)。乾元元年(758)改为升州。唐至德二载(757年)置,治江宁县(今江苏南京市)。辖境相当今江苏省南京、句容、溧水等市县及安徽省当涂县地。属江南东道

  • 五沟营

    即五沟镇。今河南西平县东北二十八里五沟营镇。旧属郾城县。《清史稿·地理志》 许州郾城县:“西有沙河,即汝水,……东南岐为洄曲河,径沱口镇、五沟营。”民国时有县佐驻此。

  • 天河

    在今湖北郧西县西为汉水支流。《方舆纪要》卷79郧西县“汉水”条下:天河“在县西南一里。出县西北界虎鸣峪,驾山而下,经县南达汉水,如自天来,故名”。集镇名。在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西南部。属天河街道办事处驻

  • 丁零

    即丁令。在今俄罗斯贝加尔湖地区。

  • 弓棚子

    即今吉林榆树市西北弓棚镇。《吉林乡土志》:“相传该地始有居民时,系由关内移民,某氏首先以柳木做成弓形之草棚, 以为住所, 因以命名焉。”

  • 感恩县

    隋大业六年 (610) 置,属儋耳郡。治所在今海南省东方黎族自治县南感城镇。《寰宇记》 卷169感恩县: “取感恩水以为名。” 唐属儋州。北宋熙宁六年 (1073) 废。元丰四年 (1081) 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