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上县
隋开皇十六年 (596) 分临黄县置,属魏州。治所在今山东莘县西南观城镇东北。大业初省。
隋开皇十六年 (596) 分临黄县置,属魏州。治所在今山东莘县西南观城镇东北。大业初省。
在今河北鹿泉市西八里抱犊山。《金史·武仙传》: 金末 “封恒山公,以中山、真定府、沃、冀、威、镇宁、平定州、抱犊寨、栾城、南宫县隶焉”。《元史·史天泽传》: “ (武) 仙从数骑,走保西山抱犊寨……急
即富波县。在今安徽阜南县东南王化镇附近。阚骃 《十三州志》 谓 “多波塘以灌稻,故曰富陂县”。
春秋时卫邑,在今山东郓城县西北。《左传》:襄公二十六年(前547),“齐乌余以廪丘奔晋,袭卫羊角,取之”。杜注:“今廪丘县所治羊角城是。”《晋书·地理志》 濮阳国廪丘:“有羊角城。”
在今陕西蒲城县西南四十里,今名卤泊滩。《新唐书·地理志》 奉先县:“有卤池二。”光绪《蒲城县新志》卷1:西卤池“在县西南四十里,即明斗村之高春渚,池遇旱不涸,乡人取水熬盐,供一方用”。
即今陕西商州市南五十里流岭。《方舆纪要》卷54商州:刘岭“甚危峻, 有万木森罗其上。宋高宗割商、秦之半畀金人,以刘岭为界。即此”。
又名连窝镇。即今河北景县东北四十六里连镇乡,为南运河渡口。明于此设连镇驿丞。清又于此设千总。
五代方镇名。后唐置,治所在应州 (今山西应县),后地入契丹,废。《新五代史· 职方考》: “应州故属大同军节度,唐明宗即位,以其应州人也,乃置彰国军。”五代方镇名。唐置,治应州(今山西应县)。后地入契
即今湖北钟祥市东北一百一十八里草店镇。清尹耕云 《豫军纪略》 卷 4: 同治元年(1862) 十二月,陈大喜 “既破擂鼓台寨,盘踞草店诸处”。
在今江西玉山县南。《方舆纪要》卷85广信府玉山县:沧溪在“县南三十里。源出浙江江山县境,委蛇至县之惠安乡,下流二里许,与渎口合为玉溪之别源。中有石陂潴水,呼为石仓,人多渔钓于其处”。
即今新疆哈密市西北七角井镇。清李德贻《北草地旅行记》:东盐池“四十里七角井。此为南北二路会合之总口。居民较多,约七八十家”。1929年置七角井设治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