沱口
一作沲口。又称驼口镇。在今河南郾城县东南沱沟。《旧唐书· 宪宗纪》: 元和十二年 (817)十月,“裴度往沲口观板筑五沟”。《资治通鉴》 作沱口。
在今河南省郾城县东南沱沟。《资治通鉴》:唐元和十二年(817年),裴度讨淮西吴元济,“筑城于沱口”。即此。
一作沲口。又称驼口镇。在今河南郾城县东南沱沟。《旧唐书· 宪宗纪》: 元和十二年 (817)十月,“裴度往沲口观板筑五沟”。《资治通鉴》 作沱口。
在今河南省郾城县东南沱沟。《资治通鉴》:唐元和十二年(817年),裴度讨淮西吴元济,“筑城于沱口”。即此。
①西汉置,属广平国。治所在今河北任县西。《汉书·王子侯表三下》:神爵三年(前99),封平顷王子明为广乡孝侯。东汉废。②北魏置,属固道郡。治所即今甘肃两当县。隋废。古县名。(1)西汉置,治今河北省任县西
①在今陕西勉县西十里老城乡。《后汉书·刘焉袁术吕布列传》:张鲁“在汉川垂三十年,闻曹操征之,至阳平,欲举汉中降。其弟卫不听,率众数万,拒关固守”。李贤注引《周地图记》曰:“褒谷西北有古阳平关。”即此。
唐置,在今新疆吉木萨尔县西。《新唐书·地理志》 北庭大都护府:“自庭州西延城西六十里有沙钵城守捉。”
在今山东沂水县北沭水北岸。《续汉书·郡国志》:琅邪国东莞“有邳乡”。《水经·沭水注》:“沭水出琅邪东莞县西北山……东南流径邳乡南,南去县八十许里,城有三面,而不周于南,俗谓之半城。”《清一统志·沂州府
即今江西东乡县西南三十五里富贵冈。清同治 《江西全省舆图》 卷2抚州府东乡县: 西南有“富贵冈”。
北宋置,在今广西龙州县西北罗回。《方舆纪要》 卷111龙州: 逻迴洞 “在州西。元泰定中,安南广源贼闭覄寇龙州罗回洞。又嘉靖中讨交趾,分道出兵,以罗回洞为左哨”。
在今江苏扬州市西。南宋淳祐初,淮东将邓淳等与蒙古人战于扬州之挞扒店。《宋史·理宗纪》: 南宋淳祐二年 (1242),“诏: 淮东先锋马军邓淳、李海等扬州挞扒店之战,宣劳居多,各官两转,余推恩有差”。
即今福建罗源县东北鉴江镇。清有千总驻此。
隋代蓟城行宫。在今北京城西南。《隋书·炀帝纪》: 大业七年 (611),“至涿郡之临朔宫”。即此。隋代蓟城行宫。在今北京市区西南。《资治通鉴》:大业七年(611年)四月,东征高丽,炀帝“车驾至涿郡之临
即今湖北竹山县西南之官渡河。《清一统志·郧阳府》:羊肠河“在竹山县西南,北流入堵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