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沧县

沧县

1913年改沧州置,属直隶津海道。治所即今河北沧州市。1928年直属河北省。


在河北省东南部。属沧州市。面积 1527 平方千米。人口65.8万。辖4镇、15乡(含4民族乡)。县人民政府驻沧州市新华区。西汉文帝置浮阳县,为勃海郡治。北魏浮阳县为浮阳郡治。北周大象二年(580年)置长芦县(治今沧州市西),属章武郡。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浮阳县更名清池县,属沧州。唐清池、长芦县属河北道沧州(州治清池)。北宋乾德二年(964年)长芦县省入清池县,清池县仍为沧州治。元徙沧州及清池县于长芦镇,属河间路。明洪武初清池县省入沧州,属河间府。清初沧州属河间府,雍正九年(1731年)改隶天津府。1913年沧州降为沧县,属直隶省渤海道,次年属津海道。1928年直属河北省。1949年属沧县专区,1958年属天津专区,同年改属天津市,1961年属沧州专区(1968年改地区)。1983年划归沧州市。地处河北平原东部滨海平原区,地势低平。有南运河、黑龙港河、南排水河、滹沱河故道、捷地减河及大浪淀。属南温带半湿润气候。农产小麦、玉米、大豆、棉花。为省瘦肉型猪、商品猪生产基地县。特产金丝小枣。矿产石油、天然气。有化工、机械、冶金、农药等工业。京沪、朔黄铁路及石黄高速公路,104、307国道,保沧、沧盐等公路纵横境内。古迹有沧州铁狮子。


猜你喜欢

  • 都铭镇

    在今广西河池市西南。明置巡司于此。后废。古镇名。即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西南都铭。明置巡检司于此。

  • 车前营

    在今河北迁西县北五十里汉儿庄。明于此设城戍守。《方舆纪要》卷17迁安县:车前营“旧名汉儿庄。《郡志》云:辽人以南人为汉儿,置馆于此,设官司之。金人谓之孩儿庄,承安三年升为滦阳县,属惠州。寻罢。元人仍谓

  • 姜驿

    即今云南元谋县北八十二里姜驿乡。明置驿。民国初设县佐。集镇名。在云南省元谋县北部、金沙江北岸。姜驿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850。元设姜站,明改站为驿,名姜驿,姜驿之名自此始。意为古驿道上一姜姓驿丞管理的

  • 巩哈设治局

    即尼勒克设治局。治所在尼勒克(今新疆尼勒克县)。即“尼勒克设治局”。

  • 三里墟

    即今广西武宣县东南三十里三里镇。清咸丰元年(1851),洪秀全在金田村起义后,向西进军,大败清军于此。

  • 桐过县

    西汉置,属定襄郡。治所在今内蒙古清水河县西黄河东岸。东汉末废。《水经· 河水注》: 河水 “又南过赤城东,又南过定襄桐过县西”。古县名。西汉置,即今内蒙古自治区清水河县西上城湾古城。属定襄郡。东汉末废

  • 张皋儿

    即今内蒙古兴和县西南张皋镇。清属丰镇厅,乾隆四十年(1775)移高庙子村巡检驻此。

  • 黄堆山

    ①在今安徽黟县北。《方舆纪要》 卷28黟县: 黄堆山 “在县北三十里。高十余里。绝顶平坦”。②在今陕西大荔县西。《新唐书·代宗纪》: 广德元年 (763),“党项羌寇同州,郭子仪败之于黄堆山”。即此。

  • 悉州

    唐显庆元年 (656)置,治所在悉唐县(今四川茂县西北维城乡)。《元和志》卷32悉州: “在悉唐川,因以为名。” 咸亨元年(670) 徙治左封县 (今四川黑水县东南)。仪凤二年 (677) 羌叛,侨治

  • 马丁民营

    在今广东阳山县西南。《方舆纪要》卷101阳山县:马丁民营“在县西南桥下山,接广西怀集县界(今属广东),防古岭山贼。旁又有马丁兵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