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渠镇
北宋置,属安仁县。在今四川大邑县东南沙渠乡。
北宋置,属安仁县。在今四川大邑县东南沙渠乡。
东晋置,属郁林郡。治所在今广西上林县。一说在今忻城县西南红水河南岸。隋废。古县名。东晋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上林县北、忻城县西南。属郁林郡。隋废。
本名澎浪矶。在今江西彭泽县西北长江南岸,北与小孤山相对。北宋欧阳修 《归田录》: “江南有大、小孤山,在江水中,嶷然独立,而世欲转孤为姑。江侧有一石矶,谓之澎浪矶,遂转为彭郎矶,云彭郎者小姑婿也。”
春秋时郕地。在今山东汶上县东北。《春秋》:桓公十一年(前701),“公会宋公于夫钟”。《左传》:文公十二年(前615),“郕伯卒,郕人立君。大子以夫钟与郕邽来奔”。皆此。古邑名。春秋郕邑。在今山东省汶
1945年山东革命根据地由莱阳县东南部析置,治穴房庄(今山东莱阳市南穴坊镇)。1949年迁团旺(今莱阳市西南团旺镇)。1950年3月撤销,并入莱阳县。旧县名。山东解放区设。1945年由莱东县南部析置。
城名。在今河北广宗县南。《晋书·石勒载记》:石勒“攻乞活李恽于上白,斩之”。即此。在今河北省广宗县南。《晋书·石勒载记》:建兴元年(313年),石勒“攻乞活李恽于上白,斩之”;永和五年(349年),后
亦名杂渠卡。即今四川石渠县。《清史稿·地理志》 登科府石梁县:“即杂渠卡,一名色许。”
1945年8月山东革命根据地由惠民县城区及近郊析置,治所即今山东惠民县。1948年撤销,并入惠民县。旧市名。山东解放区设。1945年由惠民县城区析置。在今山东省北部。1948年撤销,仍并入惠民县。
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置,在今黑龙江省肇源县西北古龙镇。《清一统志·黑龙江》“布克依站”条下:“塔勒哈站,又六十五里至古鲁站。”
①在今北京市海淀区西北。西山支脉。清《日下旧闻考》卷102:“天宝山有茶棚庵、山神庙、七圣庙。”②在今福建建瓯市西北五十里。明嘉靖《建宁府志》卷3《山川》建安县:天宝山“在丰乐里。延袤五六十里,峰峦起
唐渤海国置,属桓州。治所在今朝鲜慈江道江界。辽废。古县名。渤海国置,治今朝鲜江界附近。辽废。